INTERVIEW

專訪 多重身份林嘉欣

1. 跑步年資?
20年+(中一開始跑步)

2. 年輕時跑步的主項是什麼?
4008001,500米及越野跑。

3. 你的香港前青年紀錄是什麼項目?
香港舉辦的世界田徑聯會4 x 1,500接力比賽,當時打破了香港青年記錄。

4. 之前的比賽經驗,對現在渣馬得到半馬亞軍和10k 冠軍有沒有幫助?
絕對有,以往比賽經驗令我更𢤦得控制pacing,特別10k速度及耐力的要求很高,之前參加田徑場上的比賽都對提升速度很有幫助。

5. 現在你有多重身份,又是跑手、教練,及品牌代言人,可否介紹下?
跑手:今年立志要成為不可以被自己懶惰耽誤的跑手,現在維持持之以恆的練習,以集中應對下半年的比賽。由於對跑步熱愛,早於中學時期已經考取香港田總註冊田徑教練資格。當時教授對象大多為中、小學生;現在則集中教成人,由初學、十公里到全馬距離都有。

6. 現總共教授多少跑班/跑團?
固定2班:逢星期二晚 – SWIFT是自己成立的跑會;逢星期四晚 – Run.chelin跑班,專注教授跑姿動作、跑步技術、體能訓練及路跑等等,適合初階對跑步有興趣的跑班。
另外亦是GRC Garmin Run Club的品牌教練會出席或任教不同類型活動(City Run/恆常班等等)。

7. 如何平衡教跑和自己訓練時間?
因應自己短或長期目標,預先計劃好自己的訓練課表。良好的時間管理對教跑及練習都好重要。一般Easy Jog 會用早上的時間晨跑或晚上教班前做,以維持跑量。至於練習的強度課,都會安排在不用教跑的時間進行。

8. 教跑和自己跑,有什麼大分別?(心態/專注度…)
兩者在心態及專注力上都好大分別。教跑心態上會有比較認真同有更大責任感。每堂時間有限,但除了跑步以外,好多基本動作及訓練都好想教,再令到學生嘗試及感受;我好著重跑姿,所以教跑時會不停觀察每位學生的跑姿,並加以提醒。相對教跑,自己跑時心態會比較放鬆。

9. 問題大多數是什麼?
跑姿問題。一個省力及良好的跑姿,除了可於跑步成績上有突破外,更可以減少受傷機會。

10. 見你經常飛日本跑步,有沒有什麼心得/推介?
通常飛日本都是有跑步比賽!
我會比較推薦大約日本14月份的比賽,因為於香港的準備期亦是秋天,天氣較凍容易造成績。比較鼓勵大家參加半馬或以上距離,香港比較少半馬平路又靚的賽道;其次是日本比賽上線的安排配套及氣氛都十分好。

11. 最深刻一次跑步比賽經歷?
應該是今年渣打馬拉松奪得十公里冠軍同突破個人最佳時間(PB)!深刻是因為自己努力、堅持及可以進步。記得比賽當日凌晨4點鐘已經到維園附近作熱身準備,站於東區走廊,天黑黑又帶著緊張心情等起步。
今次真正練習時間只有一個多月,所以每星期都有一課高強度課,其實頗辛苦,好多謝教練鼓勵同帶我練習,經過四星期,已由好辛苦做到有信心。

12. 見你間中還在穿薄底鞋。比賽有穿厚底鞋,有沒有特別跑鞋喜好?
因為足弓位需要多些support,個人偏好穿厚底鞋。但今次這對On Cloudboom Echo 3卻好彈,跟第一代很硬的腳感不同,fit亦比第一代更好。雖然還要一點時間磨合,但非常期待穿它比賽。

13. 現在有什麼目標(跑/教)?
跑步上仍然是於比賽中繼續追求PB,覺得現在身體素質及訓練模式仍有很大進步空間。先是希望於柏林馬拉松可以Sub3,雖然不擅全馬距離及遇著夏天練習馬拉松會很辛苦,但一班隊友一同練習,應該沒問題的!
教跑上希望利用自己累積多年跑及教的經驗,令大家更有效率去跑步。現在教跑會運用更多不同方法及器材輔助,增加趣味及提供輕鬆式訓練,例如加入Core & Fitness、重量訓練、Speed Ladder及標誌跑等等。希望感染更多人喜歡跑步,尤其是一些初階跑手。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