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太太無聊對話「到底 #靜雞雞 或是 #靜靜雞 比較安靜?」
之後就無聊地想:「在跑鞋名字上,到底 #Pro 或是 #Elite 的功能會比較強?
adidas 一直常用 pro 在鞋名上,包括在4月尾舉行的ROAD TO RECORDS中亮相,第3代的adizero adios Pro。

adizero adios Pro 第一代在2021年推出,採用輕便的CELERMESH鞋面,中底採用全新的Lightstrike PRO中底 + EnergyRods。
由於香港是限量發售,擁有的人不多。

adizero adios Pro 2則在 2021年,鞋面升級為 CELERMESH 2.0,透氣性和包裹性比一代更好;中底結構優化,下層有中空設計,使整體重量上比一代輕了10%。

其實adidas 首款碳板競速跑鞋,是 adizero Pro (沒有了 adios 字),可惜功能上不算頂級。
配置方面,adizero Pro鞋面都是採用CELERMESH鞋面,輕薄透氣。
中底是adidas最常用的緩震物料 BOOST加上當時新中底物料LIGHTSTRIKE製成,但 LIGHTSTRIKE偏向只是普通 EVA 物料。

另一個以 Pro 為名的是去年進軍跑步市場的 Descente,推出的旗下首款碳板競速跑鞋 – Hyper Speed Pro。
鞋款採用的是較為厚實的網布鞋面,堅固穩定性強。中底是PRO: PEL-D 9 (官方中文名是 – 碳索系统),外觀可以見到用了兩層高緩震、高回彈泡棉再中間夾了全掌碳板。
雖然配置上碳板跑鞋,但這款鞋偏向訓練鞋,並非競速比賽跑鞋。

Deviate Nitro Elite Racer是PUMA暫時最頂級的碳板競速跑鞋,亦是東京奧運女子季軍著用鞋。
鞋面採用網紗物質,中底採用NITRO Elite泡棉搭配INNOPLATE全掌碳纖維板,緩衝,回彈十分出色。

2020年美國奧運選拔賽中,Brooks推出了旗下首款碳板競速跑鞋Hyperion Elite,鞋面採用工程網布鞋面,中底DNA ZERO泡棉搭載全掌碳板。

不過第一代Hyperion Elite 並沒有大量製造和發售,因為Hyperion Elite 2 在不久後就推出。
第2代的中底厚度增加了2mm,而最重要是在中底物料DNA FLASH注入氮氣平衡了其超輕質物料和增加能量回饋和耐用性。

Hyperion Elite 3 亦剛在國外推出,主要 update 的是鞋面物料的轉變。

Speed Elite Hyper是Skechers 首款碳板競速跑鞋,與Brooks Hyperion Elite 一樣,同樣於2020年美國奧運選拔賽首發。
鞋面採用無縫鞋面,透氣耐磨。中底採用Hyper Burst物料配搭獨有的M- Strike科技。其中,前掌部位內置兩塊碳片來促進能量回饋。
香港的 Skechers 並沒有引入。

New Balance 推出了兩代 FuelCell RC Elite。
第一代鞋面採用透氣工程針織鞋面,中底用了FuelCell中底科技配合全掌碳板,帶來強勁回彈。

FuelCell RC Elite2 是在第一代上進行了升級:
鞋面升級為單層彈性編織面料,增加輕量化和透氣性;
中底加厚了FuelCell中底,並在鞋底使用中空設計,減輕重量。外底採用耐磨橡膠,取代了第一代的碎膠粒設計。

Saucony 是同樣使用 Pro 和 Elite 的品牌。筆者前陣子透露了 Saucony 在 SS23 會推出新碳板跑鞋Endorphin Elite。而本身最強的型號是 Endorphin Pro,即是升級了後,名字由 pro 轉為了 elite。
Endorphin Elite中底加厚至 40mm,新物料名稱是 PWRRUN HG。

Saucony 自2020年推出Endorphin Pro 跑鞋,其中三款待上市,分別是 Pro (圖右)、Pro 2 (圖左)、全球限量的 Pro+,而Pro3將會於 FW22推出。
三款已推出的款式配置上差不多,中底都採用PWRRUN PB中底搭配全掌碳板,中底結構採用SPEEDROLL滾動科技,外底採用XT-9000耐磨橡膠。

三者的區別在於鞋面,Endorphin Pro採用單層透氣網面,二代在此前基礎上更新了鞋面包裹性,並在足弓部位增加了支撐束緊設計。

Endorphin Pro +則改用超輕網眼鞋面,將重量減低,比 Endorphin Pro 2輕了8%。
Saucony 為此鞋舉行了 time trial event,但只在外國只以限量發售。

Endorphin Pro 3將 PWRRUN PB 中底加厚到39.5mm,鞋面用上 Pro+ 的網布,大孔網下再加上幼小的網紗,既透氣又可以加強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