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跑步年資?為什麼開始跑步?
2016 年開始接觸跑步 (長跑),轉眼已經 6 年。本身中學到大學時的主要運動是踢足球,投身社會後,才明白要齊人踢波原來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完美演繹「位置變了 各有隊友」。其後受新朋友引誘下轉投公路單車懷抱,這個既是團體運動之餘,又可以獨自訓練,加上原始速度感和人車合一的操控感覺實在吸引…可惜危險性真的太高,怕死的我決定還未「大炒」前抽身而退。
想了又想,可以單獨進行、無需考慮時間和場地、裝備又不太昂貴的運動…應該就只有跑步了。開始後才發現以上種種假設都是我的一廂情願,跑步原來會不自覺地滲入和改變了我的日常生活。

2. 最喜歡的一對跑鞋是?為什麼?
我可以選兩對嗎?
Adidas Adizero Takumi Sen 3:人生第一個跑步比賽金牌。
New Balance FuelCell RC Elite v2:人生第一次 sub3 完成全馬距離跑步。
3. 最喜歡的跑步用品品牌是?有哪些原因令你選上?
New Balance 是我現時最喜歡的跑步品牌。記得 2021 年年初對跑步感到有點迷惘(包括跑鞋選擇、訓練方法、跑步目標等),就是一對 NB 跑鞋 (FuelCell Prism) 令我重拾跑步樂趣,這也是我第一對 NB 跑鞋。同年參加了 NB 舉辦的紐約虛擬馬拉松訓練計劃,入選最後 8 強並成功以目標時間(sub3)完成賽事。賽後有幸獲邀加入品牌跑團 New Balance Running Club(NBRC),參與推廣跑團和品牌活動直到現在。

4. 有沒有喜歡的日常跑步路線?
青山公路(荃灣西 <> 屯門公路轉車站)一直是練習首選(風景、難度、補給、跳船位全部都有)。
近期推介牛頭角半山(功樂道康利道繞圈跑),喜歡上坡訓練的跑手不容錯過。
5. 喜歡一個人跑還是一班人跑步?為什麼?
Easy Run 時喜歡一個人跑,可以完全放空之餘,又可以用心感受每一步,檢視自己跑姿和身體狀況。但當要進行衝圈或重課,隊友就變得好重要,每當跑到一半或最後幾組訓練,他們就是帶領我繼續走下去的動力。很感恩我找到一群能夠互相迫害又相親相愛的隊友,我藉此機會再次感謝 CLS 的你們!

6. 有遇到過跑步低潮/傷患嗎?怎樣克服過來?
不論是低潮還是傷患,躺平休息是我主要的應對方法。如果受傷還強行訓練,只會拖長復原的進度,結果得不償失。低潮我個人認為是偏向心理因素多一點的,我也經歷過「我真的熱愛跑步嗎」、「為何 PB 這麼難」、「比賽總是跑不好」等等的問題。假如因為跑步而嚴重影響個人情緒,短暫抽離一下或許有助重拾心情。

7. 現你身為品牌跑步團隊成員,請問主要是做些什麼?
現時身為 NBRC 的成員,主要負責協助帶領品牌的跑步活動和推廣跑團的理念,以及向活動參加者和跑者介紹跑步的好處,和品牌產品對跑步的用處和幫助。

8. 知你也曾是品牌 Pacer,你覺得成為 Pacer 要具體哪些條件?
Pacer 的使命就是帶領跑者準確及安全地完成跑步活動。個人認為速度感、集中力和紀律性都是成為 Pacer 的主要條件。GPS 手錶是現今跑手不可或缺的裝備,但在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中跑步,GPS 的準確性或會出現偏差。假如手錶數據出現問題,準確的配速就是關鍵。
此外,Pacer 需要在跑步活動和比賽中擔當領跑角色,既要保持準確配速,也要時刻留意路面情況和照顧跑手安全,所以要成為一位出色的 Pacer 絕不容易。
9. Pacer 的訓練模式和平時自己練習有什麼不同?
Pacer 訓練會較為集中在配速準繩度方面,所以配速訓練會按其個人最佳時間(PB)調整。例如,我的 10k PB 時間為 40 分鐘,所以我負責的最高配速大約是 45 分鐘。個人認為配速員訓練或許會令提升個人能力的時間變長,但跑步的根基會打得更穩。

10. 成為跑團成員或 Pacer 後,對你跑步或心態上有那些改變?
我起初就是覺得一個人跑步太悶了,所以萌起加入跑會的念頭,結果一跑就是 6 年。我過往一直覺得跑步是孤獨的事,我現在會形容這是「最孤獨的團隊運動」。在訓練和比賽途上要獨自面對很多事情,但回想推動我衝過終點的,原來大部分都是在跑團發生的一點一滴。例如,訓練前爾虞我詐的配速、完成課表後的怒吼和擊掌、比賽相關的賽前研究、打氣和賽後檢討、慶功宴等。縱然大家都是一個個體在途上努力,但內心絕不孤單。

11. 現時跑步目標是什麼?
在正式馬拉松比賽做出 sub3 成績。
12. 可用一句說話總結跑步對你的意義嗎?
「在這個不公平的世界,長跑令我找到相對公平的慰藉。」
13. 有什麼社交媒體可以找到你?
FB: 琍奔立跑 Lap Lay Running
IG: nicheung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