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跑手一開始只是自己一個人在海旁或運動場跑,但當跑手對自己要求提高,想要再進一步時,就需要找一位專業教練來給予方向。在物色教練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目的
首先要明確自己找教練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跑步的基礎技術?改善跑姿?為了一個田徑場上的短距離比賽?還是為了半馬拉松以上的長距離比賽?根據自己的目標,再去尋找合適的教練。

教練履歷
很多跑步教練指導別人時,往往是基於自己作為跑者時取得的一些經驗。有些人跑步生涯很優秀、獲獎無數,但不代表指導別人的效果也很好。
也有的是跑步生涯沒得過大獎,但卻能了解不同學員的不同需求,而作出針對性訓練。
所以最好在確認前,先做一下調查,意向中的教練是否跟自己需要的差不多。

朋友意見
如果身邊的朋友正在跟某教練跑步,那麼可以和朋友進行討論,以了解這位教練的教學方法,這對教練有個更直接的觀感,也更能確定對方是否適合指導自己。

學費成本
聘請教練是需要繳交學費,跑手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經濟能力來決定跟隨哪位教練,以及什麼級別的教練。
一對一教學應該是最有效率,但成本會較高;想負擔少一點,可以參加跑班訓練。當然,一教練對多學員會令針對性減少外,而且跑班的價錢亦有高有低,理論上跟質數是成正比,所以亦不要將價就貨。

面談交流
在和意向教練面談時,跑者一定要把自己的需要提出,把自己目標向教練說清楚,這樣雙方才能有深入了解,以便確定是否合適。
#莫道你在選擇人人亦能選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