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跑聽實測Nothing Ear (open) 點止顏值擔當?

筆者上星期出席了 Nothing 新耳機 Ear (open) 的產品發佈會,以真實用家身份分享用後感。現場還有 Nothing 東亞區的 GM, Bernard Cheung(圖右)

Nothing 是英國品牌,生產的電話 Nothing Phone 比較有名,推出運動耳機就是第一部,所以跑手們不太認識。Ear (open) 可能是目前顏值最高的開放式耳機,依然延續了 Nothing 鮮明的透明設計。

雖然 Nothing OS Android,但筆者總是覺得跟 Apple 很配襯。耳機採用親膚設計的液態矽膠材質,加上內嵌極細柔性鈦絲,可屈曲性大,柔軟與彈性兼備。

有別於市面上大部份耳機充電盒,Ear (open) 採用長條形設計,而且十分薄身,只有 19mm 厚度,男士放在褲袋外攜亦不會顯眼。使用時間在單次充電已可播放 8 小時音樂,配以充電盒更可將播放時間延長至 30 小時,即是可聽一天以上的時間。

Ear (open) 可以透過 App 來調教不同模式,平時聽快歌會用低音 mode,有時改聽收音機(好鍾意聽 903)時會轉到人聲 mode,令聲音更清楚。

筆者通常性會在 LSD 中使用耳機聽歌解悶,碰巧在天水圍 10K 之後開始為馬拉松賽事儲里數,就一連四天 10k 中試戴 Ear (open)。第一個感覺是輕,帶上後根本不會感覺耳機的存在,因為每邊耳機只重 8.1g

熱到大汗踏細汗時,也沒有濕到滑落,証明掛耳很合適。官方表示耳掛經 42 次版本設計才採用最終方案,而喇叭就採用 50 度傾斜設計,以最舒適的方式覆蓋在耳朵上。近幾晚大風時跑,雖然有強大季後風聲,但沒有影響聽歌和接電話的聲音,以開放式耳機來說,接收聲音性能都不錯。

已經有不少朋友在問 Ear (open) Shokz 的比較,我會答「蘋果和橙都是生果,但熱量、維他命C…等營養價值都不同,不應該直接比較」。雖然兩者都是耳機,但由宣傳照已經看到目標顧客不一機。Shokz 用的是馬拉松一哥 Kipchoge 和大迫傑,Nothing 相對是偏向 lifestyle 的相片。

聲音上 Shokz 是耳骨傳導,相對音質會較差是合理。而 Ear (open) 最引人入勝之處一定是 Nothing 引以為傲的外形設計,當我 repost Nothing IG 有關 Ear (open) post 時,已經有很多跑友因外觀而有興趣多點了解 Ear (open)

Ear (open) 的弱點是一定要跟手機連線才能使用,暫時不能跟 Garmin 手表直接使用,這個也可能導致到專業跑手們卻步的因素。

已經有不少朋友在問 Ear (open) Shokz 的比較,我會答「蘋果和橙都是生果,但熱量、維他命C…等營養價值都不同,不應該直接比較」。雖然兩者都是耳機,但由宣傳照已經看到目標顧客不一機。Shokz 用的是馬拉松一哥 Kipchoge 和大迫傑,Nothing 相對是偏向 lifestyle 的相片。

聲音上 Shokz 是耳骨傳導,相對音質會較差是合理。而 Ear (open) 最引人入勝之處一定是 Nothing 引以為傲的外形設計,當我 repost Nothing IG 有關 Ear (open) post 時,已經有很多跑友因外觀而有興趣多點了解 Ear (open)

Ear (open) 的弱點是一定要跟手機連線才能使用,暫時不能跟 Garmin 手表直接使用,這個也可能導致到專業跑手們卻步的因素。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