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實測Polar旗艦運動手錶型號Vantage V3

早前 Polar 旗艦型號 Vantage V3 得到 2024 iF 設計獎(手錶類別)。

此次 Polar 更新非常迎合市場需求的,首先從外觀上看,按鍵是五鍵設計,操作方式是觸屏 + 按鍵。尺寸亦加大,由 47mm 加到 47.3mm,比市場大部份運動手錶都要大;錶面邊緣帶有曲面,錶殼是全鋁材質。對於喜歡佩戴運動錶上班的跑友來說,更好配襯。

筆者由 11 月開始轉用 Polar Vantage V3,分別用於港珠澳橋半馬、臺北半馬和渣打半馬,主要於整個東京馬拉松的訓練中佩戴。

最重要一個升級是屏幕升級成了 AMOLED 屏,觸感的敏感度跟 apple watch 一樣好;解析度提升一倍,螢幕尺寸加大了。

厚度是 14mm3 代比 2 代變化最大的就是測量模塊壓縮進錶身,不像 2 代突出。

GPS 升級成雙頻模式,就算在東京馬拉松 3 萬多人下,開錶後瞬間就接收到訊號。平時在城市高樓大廈下跑步,接收到的 GPS 路線圖都非常清晰,並沒有「飛到了海中心」或「穿插在大廈中」的情況。

由於筆者多用於路跑,主要使用的功能:每公里自動計圈和於 interval 時的手動計圈功能都一定有配備。在習慣將兩個功能分開下,所以在功能表上分開兩種運動功能版面來作設定。如果用於山跑,亦可以用另一個 AppKomoot」輸入地圖再連接上 Polar Flow。其他運動功能有游泳、騎單車、三鐵、行山等,應有盡有。

續航性上,啓用 GPS 和腕式心率追蹤情況下,官方數據 53h,省電模式140h,手錶模式 8 天。防水功能從 2 代的 WR100 降為主流的 50,但應付日常游泳綽綽有餘。

差不多 $5,000 一隻運動手錶,功能上又當然不止這些基本運動功能。

Polar Vantage V3 的價值是測量模塊用上了全新的 Elixir 生物傳感技術,測量精確度和演算法上 Polar 一直是運動錶的王者,這次升級了的技術有 4 個影像蒐集器、3 個綠色 LED1 個三合透鏡(綠色、紅色、紅外線)、兩種不同波長的紅色 LED,因此,可以提供 1、精准心率監測,2、腕式 ECG 心電圖監測,3SpO2 血氧監測,4、夜間皮膚溫度數據。

運動科學不斷提到要有足夠休息才應提供運動表現,所以功能上就不得不提到  nightly recharge。這個功能作用就是根據 ANS(自主神經系統)恢復和夜間睡眠情況,以判斷身體健康情況,從而建議第二天的運動強度,其中 ANS 恢復監測的就是夜間睡眠的心率,HRV 和呼吸速率。

雖然其他品牌也有 HRV 和類似的充電或者體力恢復功能,但是 Polar 這個是從神經系統恢復到睡眠再到已完成訓練負荷多維度綜合考慮,精準度更高。所以細緻到會出現睡眠質數同 ANS 指數有不同評級的情況。即是說睡眠時間長但不等於會很精神,是有機會發了很多夢吧。

左上的紅色按鈕,就是 Polar Vantage V3 的命脈,只要用手指指按著紅色按鈕,就可以做到不同測驗。

首先是 ECG 功能,直接可以在手錶上測量 30s 心電圖檢查而不需要心跳帶。這個功能比以往很多運動員經常跑後戴上心率帶來檢查,就方便了很多。

再來是 spo2 血氧飽和度檢測,這個功能主要判斷高海拔訓練的身體反應和恢復情況,以及一部分肺部疾病病變也會造成血氧的波動。

另外,夜間皮膚溫度檢測,監測睡眠的皮表溫度,同過去 28 天數值進行對比,判斷隱藏炎症疾病,同時對於女性生理期也有一定參考性。

隨著運動科學的普及,運動前後的心率、休息、血含氧等數據都愈來愈變得重要。所以,作為一個投入型跑手,運動手錶不應只是 GPS 接收器,和用作紀錄開始 / 結束運動的時間 / 卡路里消耗。而是好好利用手錶收集到的數據,作好訓練預算。Polar Vantage V3 可收集的數據比競爭品牌更豐富,能協助跑手更有效率地作訓練編排,比賽更易達到理想成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