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底山鞋新標準 Salomon ELIXIR GTX

Salomon近年於Sportstyle的發展,非常凌厲,繼XT-6XT-4大紅之後,繼而發展出另一搶手系列 – ADV ACS PRO,也保持著與不同潮流單位聯乘如MMMSlam JamJJJJound等等;星級粉絲也有RihannaBLACKPICK Lisa的加持。Salomon已一下子由戶外品牌躍升至潮流機能山鞋的頭號品牌。

但作為越野跑者或山系運動者,對於Salomon的本業之一(另一當然是滑雪系列) – 越野山鞋及登山鞋, 仍然留意。最近,Salomon就有一對顏值與功能兼備的新山鞋發報,型號名字是ELIXIR GTX。

第一眼看到ELIXIR GTX的外形,率先會被其超厚中底吸引,觀感澎湃且甚具霸氣。是次ELIXIR GTX的誕生,據官方說法是要打造一對最為舒適緩震、專門針對長途著用的革新性登山型號。

厚厚的中底物料是近年Salomon運動系列鞋品中大量應用的Energy Foam,提供極致緩震及保護性,令長時間行走於荒郊山徑仍能保持舒適感及回彈感,維持歡快的登山或健行心情。

當然,如此厚底的設定是會對於路面的反應減低,但不要忘記,ELIXIR GTX的定位是一對登山鞋,不是跑山鞋,厚底的配置就是要免去雙腳在較長觸地時間之下,過濾了對於不平路面及零碎砂石的感覺,從而帶來更平穩的行走感覺。

你可能看到ELIXIR GTX後,也會產生「這是雪鞋?」的感覺,是的,它的設計明顯有部分是借鏡自Salomon的雪鞋基因,尤以High cut款為甚(另也有Mid cut款,但今季香港暫只發售Low款)。

中底前後差為7mm,後跟37mm / 前掌30mm;鞋頭的上翹角度,承接著由滑雪板靈感而來的Reverse Camber,以幾何力學彎度配合前後差,就為穿者帶來源源不絕的前邁動力。至於外底,搭載的當然是Contagrip5mm膠釘偏向方向簡單而面積偏闊,提供踏實的咬地能力。

置於鞋身與中底間的分叉Active Chassis,早前已於路跑鞋DRX BLISS中出現過。其特製箭頭型態的設計,一來可提供更穩定的山徑步行導引,二來於不平的路面能從鞋身兩邊鎖定雙腳,減少因長時間健行所產生的疲累感。

鞋面構造則回歸登山鞋的粗獷層次感,不同物料(如尼龍、猄皮及橡膠等等)的拼搭互補,除了強化了耐用度及保護性之外,配合SensiFit包覆腳部系統,就產生了非常貼合雙腳的包覆感。

相信對於行山愛好者來說,一對登山鞋的包覆度是非常重要,也是影響著安全性及舒適度的重要因素。當然還有GTX所代表的Gore-Tex認證防水物料,就不多作介紹了。

除了主相片的Vanilla Ice,還有另外兩款Black Magnet及Dried Herb配色。

那是否非登山或健行運動就不能著用ELIXIR GTX?當然不是。

以登山鞋作為潮流鞋品,是近年機能風打扮的大勢。回應市場大熱的厚底鞋品主義,ELIXIR GTX的外觀也呈現著十足潮流感:震撼的厚底設定、鞋身多層次物料應用、易於百搭配襯的戶外感色系均令ELIXIR GTX可同時於山野及城市打扮中著用。

SALOMON香港越野系列賽報名起動 4大高手預戰教路!

為推廣本港越野跑普及化、提升新一代越野跑手技術及水平,SALOMON 於今個賽季隆重推出「 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

一連 5 場賽事,將於今年 10 月至明年 2 月間舉行。賽道特色為參照國際級越野跑盛事 Golden Trail Series powered by SALOMON 而設計 – 著重中短距離、高爬升、加入更強比賽競爭性,以挑戰跑手的速度及技術;除刺激性之外,系列賽的 5 條賽道更包攬香港各條主要山徑的漂亮景色,讓跑手爭分奪秒之間, 亦可體驗香港山徑的不同美態。

左起:張祺豐(KFC)、陸卓廷(Plato)、 SALOMON 港澳區負責人 James Ng、Cam2Sport 負責人 Toby、林成業(火車 Sir)及楊志成(戰神)。

日前 SALOMON 就於 Cam2Sport 舉行了雲集本地越野跑各路精英的新聞發布會。與會嘉賓包括:「SALOMON 越野跑精英培訓班」主教練林成業(火車 Sir)、「Run To Play 越跑跑會」創辦人陸卓廷(Plato Luk)、「戰神跑會」創辦人楊志成(戰神,Joseph Yeung)、「豐山跑會」創辦人張祺豐(KFC,Kevin Cheung)、「SALOMON 越野跑精英培訓班」學員、越野跑 KOL 及 SALOMON 港澳區負責人 James Ng。

左起:kelvin_.kk、Amy Lai、yhlmay、enjoyce.hike、rundeful、Yuki Chan、kinkichuchu。
左起:kinkichuchu、yhlmay、enjoyce.hike。
左起:KFC、戰神、Plato。

3 大越野跑高手 賽前預戰 Tips 大公開!

3 大越野跑精英級嘉賓 – Plato、戰神及 KFC,都會參戰「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多於一場賽事,其中 Plato 更會參戰全 5 場!
高手當前,當然要請 3 位嘉賓分享備戰心得!Plato:「2月的香港動力50公里挑戰賽,對我來說是個長距 離賽的挑戰,我比較少玩 50 公里山賽。我會預備多些長課,以加強自己的耐力!

戰神:「針對 Cam2 大嶼山(22.7Km)的賽事,因為我比較少跑大嶼山路線,所以會加強及多習慣該條賽道。」而 KFC 就同樣針對 50 公里挑戰賽教路:「因為攀升幅度大及非常多樓梯,所以建議要做多些攀升及樓梯訓練去應付。」
而同時 3 位教練亦叮囑大家,除了訓練及試路重要之外,預留時間休息及恢復體能,亦不能忽視,才能交 出好比賽表現!

「SALOMON 越野跑精英培訓班」主教練火車 Sir 及部分學員。

推動 x 提升 「SALOMON 越野跑精英培訓班」正式展開!

為推動本港越野跑文化普及、培育更多新一代越野跑手,會間亦同時宣布「SALOMON 越野跑精英培訓班」 正式成立!
經過早前嚴謹選拔,大會由 110 位參加者中選出 30 位有潛質成為精英越野跑手學員,透過主教練林成業(火車 Sir)設計的一連串嚴格訓練,以提升其越野跑能力。首要任務是為出戰 10 月份展開的「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作好準備,爭逐前列成績。

作為主教練,火車 Sir 的一連串訓練內容會怎樣針對「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以令學員爭取到優秀 成績呢?火車 Sir:「12 節訓練內容會包括 6 節上山長課及 6 節運動場,會針對斜路、敏捷度及越野跑作出訓練;其中更會有 3 次實戰訓練,正式走一次其中 3 條系列賽賽道,以熟悉路況。」

左起:Jassie、細比、Ryan、火車 Sir。

「SALOMON 越野跑精英培訓班」的 3 位學員代表,莫偉雄(Ryan,上屆 SALOMON 50K 男子冠軍):「有火車 Sir 作為教練,當然會於訓練上有更大提升,但最主要是想與一眾精英跑手一同訓練,互相鼓勵、帶動,相信會有更好效果!」黃琪珍(細比,上屆 SALOMON 50K 女子冠軍):「期待於培訓班中改善跑步的速度及上斜能力,令整體表現更有所提升!」
而「SALOMON 越野跑精英培訓班」學員更有機會成為 Team SALOMON 成員,陳嘉欣(Jassie,「SALOMON 越野跑精英培訓班」選拔賽 5K 女子組第一):「我會於學習上多持開放態度,多點與學員交流,當然亦會遵循 火車 Sir 的教導,爭取成為 Team SALOMON 一員!」

SALOMON 港澳區負責人(Head of HK and Macau)James Ng。

SALOMON 積極籌辦 Golden Trail Series 香港站賽事

發布會壓軸,SALOMON 港澳區負責人(Head of HK and Macau)James Ng 更宣布:「除了 10 月會派出年輕選手到國內出戰越野跑重要賽事『柴古唐斯 – 括蒼越野賽』外,我們現正積極籌辦於出年舉行 Golden Trail Series 香港站賽事!暫時於亞洲區只有韓國及日本兩站賽事。Golden Trail Series 特色為距離短一點,但難度又會高一點,今次我們籌辦的 5 場『 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就是以 Golden Trail Series 作參考。」

James 續說:「透過舉辦 Golden Trail Series 香港站賽事,希望能夠令香港越野跑的水準及文化與國際舞台接軌,並且能夠令更多香港新一代精英越野跑手,參與到年中的 Golden Trail World Series 世界性決賽!」

「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選手包、超吸引早鳥禮品及 HK$300,000 豐富獎品

報名及詳情: https://salomontrailseries.com.hk/

2023年10月22日:Cam2 大嶼山(22.7公里)
2023年11月19日:Cam2 大帽山(28.9公里)
2024年1月1日:Cam2 西貢(27.9公里)
2024年1月14日:香港動力 大帽山(28.9公里)
2024年2月25日:香港動力 50 公里挑戰賽(49.3公里)

報名各場比賽可獲得豐富紀念品及即享優惠,選手包包括:
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紀念T恤(價值$450)
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特別版層層疊積木(價值$80)
aminoVITAL Gold 1 包(價值$14)
Cam2 $50 購物現金優惠券兩張

– 各場紀念T恤及特別版層層疊積木設計各有不同,報名全部 5 場 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更可獲得 特別版層層疊積木紀念盒(價值$120)
– 完成賽事可獲得:完賽獎牌、電子証書
– 特別推加!凡完成任何 2 場或以上「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賽事,即可獲得特別版紀念衛衣一件。

– 9 月 20 日或前完成報名全部 5 場「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不需同時報名),可獲得 SALOMON Active Skin 4 Running Vest一個(價值$798)
– 9 月 20 日或前完成報名其中任何3場 「SALOMON 香港越野系列賽」(不需同時報名),可獲得 SALOMON Adv Skin Belt Race Flag 一條(價值$298)

*** 參加者只能享有以上其中一項贈品
*** 有關色款會隨機送出
*** 贈品有機會改為同價值之腰袋

3球野與人:Cherry & Joseph

1. 兩位跑步年資?為什麼開始跑步?
Cherry: 2014 年開始起跑,因為想減肥所以跑步。
Joseph:跑步年資有二十多年。2000 年我去了台北讀大學,一個人身在異鄉,很陌生、很孤單,我開始用跑步「消磨」課餘時間。當時跑步除了「消磨」時間,也「消磨」脂肪;母校國立政治大學四面環山,因此便養成慢跑和行山習慣。

2. 開始跑步時有沒有跟跑會或教練跑?選擇原因?
C: 沒有跟跑會,純粹自己落街跑,沒有系統地訓練。
J : 沒有跟教練或跑會,也因為這樣,我走了很多冤枉路,如果當年一跑步就跟教練,我可以減省好多好多時間,走少好多錯誤的路。
2005 年第一場比賽是渣打全馬。當時回港後,恰好遇上渣馬開始報名,於是踏上了全馬旅途。初出茅廬跑全馬的我,沒有跟教練,也沒有任何馬拉松知識,只掛著一個「勇」字,跑了一半路程已耗盡所有體力,最後非常吃力地以 4 小時 40 分左右完賽。

3. 日常練習地點或路線?原因?
C:日常練習沒有特定路線,練長課會由屋企跑去蓮姐度,約 21k 。原因:又有山又有路。
J : 沒有特定路線,不受地域所限。

4. 最喜歡的跑步用品品牌?最喜歡一對跑鞋
C:ASICS Magic Speed 3。
J : 直到 23 年 8 月 31 日,我是 Team Salomon 成員,仍然會著 Salomon 參加越野比賽。

5. 有沒有跑步傷患?如何處理?
C: 有,膝頭內側痛,要多拉筋及強化周邊肌肉。
J : 一寸傷一寸強,傷患與進步只係一線之間。

6. 知道 Joseph 已完成了六大馬,未來有什麼目標? 路跑尚有什麼目標想達到?
J:要完成六大馬,話難唔難,話易唔易,我當初訂目標是六大馬全 sub 3,去年倫敦馬是我第六隻六大馬,2 小時 46分 完成,六大馬平均時間是 2 小時 57 分。但我有些馬拉松失手,未能 sub 3,這些我會再補考的,
我已經跑了好多場馬拉松,好多場都能 sub 3,甚至 sub 250,但我仍想 PB,自己係有一個時間目標想衝破,受限於工作太忙,工作、家庭、戰神越野跑會,山賽… 分配上令我未能專心為馬拉松下多些心血。跑完 UTMB,下半年或者會放多些時間練馬!

7. Cherry 入選了 Team ASICS,又成為過 Garmin pacer,覺得自己跑步跟作為 pacer 跑步的分別是什麼?
C:有分別㗎!自己跑步可以竭盡所能,挑戰自己極限;作為 pacer 要做準確及穩定配速,引領跟隨自己的 runner 在目標時間內完成,責任較大,但相對滿足感亦增加。

8.  2 個都有一起跑步,會一齊練習?怎樣互相扶持?會否於假期時間都去了練習?又有否試過一齊比賽?
C:我地有一齊喺運動場跑步的(當 Joseph 慢跑時) ,因為我哋配速不一樣,運動場就一定會遇見對方,可給予對方鼓勵。而我哋假期或去旅行時都會跑步,亦有試過一齊比賽,例如渣打馬拉松及HK100
J : 我和老婆經常一起比賽,例如倫敦馬、台北馬、東京馬、UTMB、UTMF…. 很多很多。

9. Joseph 開立了自己的跑班,自己跑步跟教跑步有什麼分別?
J:去年成立了「戰神越野」跑會,我開心有一班好好的學生一齊訓練,他們除了很 nice,實力也很強,而且很團結。加上太太 Cherry、我的 sub 3 好兄弟綸 Sir、豪 Sir 一齊協助,還有贊助商及好友幫忙,跑會才能成功運作。自己跑步及教跑步分別是:一個人可以跑好快,一班人可以跑好遠!

10. 兩位各自最深刻的一場賽事?原因?
C:2023 年日本的 UTMF KAI 69k。跑到 12k 舊患出現 ,打後痛住 57k 跑回終點,途中一直堅持著,有喊過又嬲自己點解會痛?最後落斜行也痛…. 但我知道我先生在終點等我、所以我一定堅持跑回終點,最後以14:57 完成,沒有 PB,但贏咗自己。

J : 最深刻一定是 4 徑…麥徑是我最熟悉的山徑,頭 50k 因太輕鬆太興奮,跑快了,到獅子亭半程 50km 才花了 5hrs 50mins 。這樣下去是 11 小時完 100k 的配速!故在後 50k 修正及拖慢,最後 13:21 完成,與目標 13.5hrs 相若。

抗眼瞓能力極差的我,預期第二條徑衛奕信徑會比麥徑慢一點,起步時下著大雨,體感溫度寒冷,這段訂 14.5hrs 完成。凌晨 4、5 點不敵睡魔呼喚,在城門水塘敗下陣來,跌跌撞撞地入了結界,幾經掙扎終於趁日出時分逃出生天,繼續前進。跑到飛鵝山時,開始感受到左腳腳腕有痛楚,沒有處理就繼續跑向藍田。痛楚慢慢加劇,在往太古地鐵站列車內脫了鞋,才發現腳腕紅腫了。用身上的頭巾包著腳腕,勉強跑畢衛徑 21 (後來才知道在超長途山賽鞋帶不能綁得太緊,否則腳脹後會撞鞋頭或鞋舌引起腫脹及腫痛)。

還有兩條徑,不是還有兩段。港島徑 50k 及鳳凰徑70k,這是一個 120k 的距離,傷痛著繼續跑除了超現實,還有超痛苦,但我不想放棄最後港島徑用了 7 小時 40 分跑到山頂及再 jog 3.5km 落中環 6 號碼頭。在中環碼頭等 30 多分鐘船的期間,我看到一眾好友都來了,那一刻很感動,熱淚盈眶

到達梅窩,終於展開最後一條徑了。腳腕已好腫好痛,極度痛苦、痛楚;也極度眼瞓,但我不可以放棄,再慢也要完成。我內心只有一句 “ I must finish”。接下來的鳳凰徑,大澳至伯公坳這 20k 應該算是我生平走過最痛苦最煎熬的路段,腳腕傷患令我產生疼痛感。傷痛令我一次過消磨了所有時間,60 小時內完成也不清楚能否做到。下午 3 時尾終走畢鳳凰山,在伯公坳我聽到很多打氣聲、加油聲。

「人生總要為自己歡呼一次!」這一句說話及現場的加油聲,突然刺穿了我的心房,將早已熄滅的戰火重燃起來,大東山往南山返梅窩最後 9k 越野路,我忍著強痛再次跑起來了,豁了出去地直奔,只花了 1 小時 10 分便到梅窩市區,迎面望著綠色郵筒及等了良久的 Cherry和眾多好友、攝影師,這段捱了 16 小時,終於「捱」返梅窩

有人說跑完一場 42.195km 的馬拉松可以體驗人生;我跑畢 298km 的超級越野馬拉松也感受不了人生,但感受了友情。

11. 知道兩位都想有小朋友,期望未來與兒子/女兒一起跑步嗎?
C:期待玩親子組!
J : 絕對會

12. 於 9/9 舉行的3球野系列賽第3球 – 畢架山站,有什麼 tips 可建議參賽者?又有什麼要注意?賽前可以針對哪方面提升自己?
J : 第3球畢架山,路況技巧性高,比賽時要多加注意,不要受傷。

13. 有什麼社交媒體可以找到你?
Joseph:
FB: Joseph Yeung
IG: YCshero

Cherry:
FB: cherrycherry cheng
IG: running_cherrycherry

FB: 戰神越野Mars Trailrunning
IG: mars_trailrunning _hk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夏日城市型跑鞋 Salomon Aero Volt

提起Salomon,一般人都只會想起越野跑鞋或健行鞋。不過由去年開始,品牌已開始著力推廣路跑鞋款Glide Max開始。最近,Salomon的最新代路跑型號Aero Volt亦以「先色奪人」的外形登場。

Aero Volt的對象定位是城市型跑者(City Runner),自然在設定及功能上都找不到「速度型快鞋」元素,適宜用來作Easy runRecovery run之用,不過,如果你想要找一對搶眼又能合符襯衫至上的城市型跑鞋,Aero Volt會是你的好選擇。

面料網布絕對超輕,也極之透氣,跑時會感覺到有氣流走入鞋籠內,所以Aero Volt亦是一對適合於現時香港炎夏著用的路跑鞋。至於網布上以特別技術投印的精采花紋,也不用多說,總之就是顏值極高。

Energy Foam是Salomon近期於各式鞋品上(包括山跑/健行/路跑)都會採用的專利中底,提供極輕量表現(Aero Volt數據是男鞋213g)。另可見中底的紋理及形狀都有不同設計,下層斜紋區域專責緩衝;上層負責能量回饋及輕微推進。

鞋底是另一精彩位。不是平常見慣的單調配色,而是與鞋面呼應的抽象感圖案,「靚到咁」!實在不應該埋沒,記得跑步時要多點拉高隻腳,後方以鞋底示人。至於物料當然是SalomonContagrip,於城市路面已夠抓地。

鞋底坑紋名為Geometrical Decoupling,以導引跑手的步伐向前動作,及加強著地時穩定性,但對於前掌落地跑手,這功能的作用不算太感受得到。

雖然前端的鞋面網布透氣、輕薄、軟身,但由於鞋型修長,仍然做到貼合而有一定穩定性,反正是針對Easy runCity run之用,速度不會太高,已足夠。

後跟hell counter置入膠片,連同鞋內側的Salomon logo膠片,兩者共同協作,提供到包覆及穩定性。

鞋帶扣縫有膠片,加強耐用性及貼合度,鞋舌前端用上與鞋面同一種有孔網布,後端加有開叉棉布,帶來舒適觸感;鞋內可見由鞋帶位延伸至中底的Internal SensiFit,也是Salomon鞋中的標誌性細節,用以固定跑手雙腳於鞋內位置不易移位,從而提供安全性及以助省力。

既然是城市型跑鞋,筆者就以Aero Volt跑進街道及公園,以感受其設定。首先其輕透網布,確實在此時香港的炎夏氣溫下發揮作用,一路跑一路感受到微風流動到鞋內,雖然未必令你的雙腳不致汗濕,但那個有風吹著而跑的感覺,真好。

Energy Foam造就的回彈與緩衝,在石屎路及膠粒跑道上都表現很好,恰到好處地讓跑者跑得舒適、穩定之餘,回彈也不會太進取,一切都隨跑者的程度而行。

黃昏時於樓下街道或公園跑個5:40-6:00/kEasy,襯個sharp彩造型,減減你的工作壓力或為前一天的「攞命」課表來個Recovery runAero Volt是對很好的夏日跑鞋。

Salomon SENSE RIDE 5/ULTRA GLIDE 2 全地形提速 超極致緩震

創立於1947年,法國戶外運動品牌 Salomon 一直不斷創新、研發,時刻突破固我,打造出最能回應越野跑者所需的山鞋型號。為每位野外運動愛好者、精英運動員征戰明天作出最強輔助及功能支援,貫徹 Tomorrow Is Yours 品牌精神!
SS 23 新季度,Salomon 帶來兩款皇牌越野跑鞋最新版本 – SENSE RIDE 5 及 ULTRA GLIDE 2。為追求全地形發揮及長距離舒適所需的越野跑者,無論處於訓練或比賽時刻,均能作出最佳應援。

SENSE RIDE 5 – 功能全面 駕馭力強
過山跨石,練就駕馭。
中長途征戰山野,或於城野秘境間的硬地上奔馳,講求安全穩定之餘,亦須兼顧致勝速度;配備全面越野跑功能的訓練型號 SENSE RIDE 5 ,就專為征服中長距山徑及速度要求兩方面提供完美平衡。

鞋面:採用輕身、彈性及耐用度兼備的 3D 工程網布,透氣舒適之餘,亦提升腳部的貼服包覆。配合 Salomon 的專利承托帶系統 SensiFit,於山野間崎嶇路徑躍走時,仍能保持舒適、實在及安全的包覆承托,自信踏躍每一步。

中底:升級了的 Energy Foam 泡棉中底,提供比上一代更為出色的緩震效能,減低地面回彈的衝擊傷害,降低受傷風險;同時給予越野跑時對地面不同路況的感知,讓跑者能隨時作出調節及反應。
中底間配置的 Profeel Film 膠片提供推進力,同時協作減輕地面衝擊,令每步都流暢穩定,有助跑者節省體力,延長征戰時間。

外底:全地形 All Terrain Contagrip 品牌專利耐磨膠質外底,配合 3 至 5mm 不同形態膠釘,提供最全面咬地防滑力,於乾鬆、濕滑又或是雨時的各類挑戰性路況,都能給予跑者最自信的征戰能力。

SENSE RIDE 5 功能重點:
  • 透氣輕身 3D 工程網布鞋面用料
  • SensiFit 包腳承托帶
  • Energy Foam 回彈緩震泡棉中底
  • Profeel Film 推進膠片
  • Quicklace 速綁鞋帶連收藏鞋帶暗袋
  • All Terrain Contagrip 全地形適用外底
  • 同步提供 GTX(Gore-Tex)防水版本
ULTRA GLIDE 2 – 山野滑行 極級緩震
ULTRA GLIDE 2 搭載多項讓越野跑者喜出望外的長距離賽戰功能。
縱使於崎嶇且具挑戰性的野外跑道之上,ULTRA GLIDE 2 仍能確保跑者每步都舒適流暢,維持舒適緩震,完成每場重要賽事。

ULTRA GLIDE 2 的設計初心,就是銳意打造一款於長距離、時間著用,及踏足於各類型地面時,仍能維持極致緩震及高保護性的輕身越野賽鞋。

鞋面採用工程網布、專責貼腳感及穩定性的 SensiFit 承托帶、EndoFit 內部鞋身連接,加上速綁鞋帶 Quicklace,在各部份出色專利功能的協作之下,令第 2 代 ULTRA GLIDE 能提供越野跑者無可抗拒的山野著用舒適體驗。

ULTRA GLIDE 2 從 Salomon 的滑雪板技術中提取靈感。中底採用回彈吸震的 Energy Foam 泡棉之外,更製作成反向彎度(Reverse Camber),以幾何角度技術加乘跑者著地時的前推力,每步能量快速轉換為動力,令跑步動作輕盈流暢,每場賽事都能獲取驕人成績。

ULTRA GLIDE 2 功能重點:
  • 具彈性而耐用度高的工程網布鞋面用料
  • SensiFit 包腳承托帶
  • EndoFit 鞋內部連接帶
  • Energy Foam 回彈緩震泡棉中底
  • 中底製形成反向彎度(Reverse Camber)
  • Profeel Film 推進膠片
  • Quicklace 速綁鞋帶系統連收藏鞋帶暗袋
  • All Terrain Contagrip 全地形適用外底
  • 同步提供 GTX(Gore-Tex)防水版本
All Terrain Contagrip – 全面征服 防滑咬地
SENSE RIDE 5 及 ULTRA GLIDE 2 兩款最新越野跑鞋,外底均採用Salomon 專利 All Terrain Contagrip (上圖左2)全天候防滑大底。
整體由耐用而具備超強啜地功能的合成塑膠打造,經團隊精心研發及不斷實驗,於各個觸地區域都配置了不同方向及形態膠釘(lugs),以應付各式於山野間經常出現的挑戰性路況。
於戶外賽道訓練征戰,無論遇上乾燥、濕滑及下雨天突襲,又或是草地、碎石及鬆沙路況,All Terrain Contagrip 都能助跑者自信應對,攫取佳績!

同時,Salomon_HK 官方戶外運動 Instagram 帳號 salomon_hk_sports 亦宣布正式登場,將會發放更多 Salomon 最新產品及賽事資訊,可隨即追蹤!

時尚感 x 機能性 Salomon全新型號ACS+OG登場

打從90年代逐漸轉移業務方向開始,SALOMON決意通過各種自家研發的嶄新科技,持續帶來一系列針對不同地勢與環境變化的頂級鞋履作品。當中尤以乘著戶外機能風大行其道而於時尚圈流行的XT-4XT-6。繼ACS PRO ADVANCED後,今周Salomon緊接亦帶來另一款極富復古格調的全新限量作品 – Salomon ACS + OG

AGILE CHASSIS SYSTEMACS)緩震系統多年來一直因應不同的地勢環境, 而被廣泛應用到品牌旗下的高端鞋履作品中,除包括XT-4XT-6 XT-WINGS 2XT-RUSH等人氣型號外,Salomon Sportstyle設計團隊更早於 2021 年就以ACS PRO ADVANCED名義推出鞋款,透過參考千禧年代中期、由著名設計師Christian Tresser所創作的Salomon越野型號 – GCS PRO,配上獨有的Kurim輪廓結構與Air Flow透氣技術,成功展現岀ACS系統的魅力所在, 鞋款登場以來便迅速被市場一致喻為是Salomon最高級別的時尚風代表作品。

今番Salomon全新都市機能鞋款ACS + OG,顧名思義就是再次圍繞品牌最具代表性的AGILE CHASSIS SYSTEMACS)緩震系統為創作基調,並配合ENERGYCELL中底及立體抓紋MUD CONTAGRIP防滑外底,時刻提供高度緩震與穩固安全的腳感體驗。

至於透過網布物料與合成橡膠材質所打造的特殊鞋面結構,則確保鞋身具有通爽和透氣的舒適效能,而內籠、鞋頭及鞋踭分別加入的護墊配置,更進一步提升鞋款對抗不同險要地段以及浮沙碎石 時的耐用能力;加上從中底位置一路延伸、用作連結Quicklace速綁鞋帶的 SENSIFIT 配置,直令ACS + OG 能為雙腳無間斷帶來頂級防護效能以及包覆感受。

為呼應千禧年代的人氣設計元素,今回設計團隊除特意通過簡約的VANILLA ICE × EBONY × FTW SILVER色調打造主體外,亦在各種品牌標記細節以及收納鞋帶的Lace Pocket互相襯托下,盡顯具有復古格調的層次美感。有關方面還因應近年Urban Outdoor的風格變化,額外帶來TAFFY / LUNAR ROCK / BUTTERCUP3種靚絕配色選擇,好讓各位能夠因應個人 風格,選擇最適合自己日常造型的 Salomon ACS + OG  

跑步與人:DaDa Wong

1. 跑步年資?為什麼開始跑步?
跑步年資只有一年,開始跑步原因係因為疫情嚴重關係,好多日常做開的運動都受限要停下來,而跑步是唯一沒有任何規行的運動。由慢慢跑習慣到喜歡因跑步而流汗的節奏。

2. 會以同一對跑鞋進行山賽及路賽訓練嗎?
不會,我較為喜歡將兩者分開。

3. 最喜歡的跑步用品品牌?有沒有原因?
路跑我喜歡Nike的跑鞋,因為鞋身輕巧;山跑我喜歡The North Face / Salomon。

4. 最喜歡一對跑鞋?
Salomon x CielePulsar Trail Pro聯名版。

5. 最喜歡的跑步路線是哪條?
最鍾意嘅跑步路線港島區係由銅鑼灣避風塘跑到中山公園

6. 見你都有跑山,喜歡跑山還是路跑多?
我會喜歡跑山多,因為挑戰性會比路跑大。

7. 香港哪一段山跑路線覺得最具挑戰性?
對我來說會是「針草帽」(針山、草山、大帽山)。

8. 山跑吸引你的原因是?
最吸引我的是能夠訓練自己的耐性和韌力,即使是同一座山,但每次遇到的環境問題都有可能不同,這就是最大的挑戰性。

9. 哪一次的山賽覺得最具挑戰性?印象最深?
令我印象最深就是年頭的紫崗挑戰賽,因為要面對我最怕的樓梯級🤣!

10. 你覺得最能影響山賽表現的因素是?訓練/裝備/十卜/天氣?為什麼?
對於我,最借影響到山賽表現的是天氣和訓練,

11. 有沒有因為跑步而放棄了其他運動?
到現時還沒有。

12. 除了跑步,有沒有做交叉訓練?(例如舉重/游泳/瑜伽)覺得對跑步有沒有幫助?
日常除了跑步,亦會做瑜珈伸展令肌肉放鬆,同時也會抽時間做健身舉重,保持住身體有適量的肌肉量,也避免容易拉傷。

13. 另一半也有跑步嗎?對你跑步有意見嗎?
另一半亦有山跑和路跑習慣,在我日常跑步練習時,他的角色就會擔當我的領跑員,在旁觀察我的呼吸節奏和步速,為我作出指導。

14. 現時跑步的目標是什麼?
跑步年資尚短的我,最大的目標就是迎接人生第一個渣打馬拉松賽事!

15. 可用一句說話總結跑步對你的意義嗎?
「跑步就是一種修行,要跑好每一步需要的是心態和堅持✊🏼。」

16. 有什麼社交媒體可以找到你?
IG: Missdadawong

Salomon S/Lab Genesis 山跑初階者亦可著用

筆者繼續半馬 program,當中一星期會有一課 LSD,間中會上山慢 jog 解決。一來改變一下路線解悶,再者上上落落斜坡或樓梯,可以順便鍛鍊跟路跑不同的肌肉。筆者近期就著用 Salomon S/Lab Genesis 作訓練鞋。

聽到 S/Lab,對 Salomon 有認識都會聯想起薄底競速鞋,不過一看 Genesis 外觀,就知道完全不是這回事。

鞋面用上一幅式 Matryx 立體布料,當中以多區域式(Multi Zone)方法編織,確保輕量及持久耐磨。兩側更加有高強度之 Kevlar 紗線,加強腳掌穩定性。

中底內置 Profeel Film 承托板提供回彈力,而輕軟 Energy Surge 厚中底,能在長距離路程中保持吸震舒適。

鞋底採用的是 All Terrain Contagrip。收到鞋時見到坑紋(grip)偏向疏,是外國石地路型設計,所以擔心在沙石地型偏多的香港會不合適。

但在小馬山/畢拿山這種沙石路段,依然有很強的抓地力。

Genesis 鞋領使用襪套設計,包腳舒適之外,亦防止沙石進入。襪套的彈性很強,易於穿著又不會過緊。不過要著用日子長,才能看到針織的耐用程度。

鞋型偏向外國人鞋型,比較修長窄楦。闊楦的筆者一開始著用時覺得有點緊,但面料的彈性在開鞋穿久了就跟腳掌貼合。加上快 Quicklace 速綁鞋底系統,易於收緊或放鬆,之後跑兩個多小時完全沒有問題。

Genesis 主打保護和穩定性強,厚中底的彈性不錯,不會太軟而影響腳感。要知道山路地型凹凸不平,觸地感差會很易拗柴。

內外側都加硬了足弓支撐,加強落地的穩定性,亦適合扁平足跑手。

今年UTMB 中,Salomon 跑手 Mathieu Blanchard 以 19小時54分的 sub20成績奪得亞軍,穿著的就是 S/Lab Genesis。

但相比起精英跑手,其實山跑初階者都可以因為鞋的穩定和保護性而選擇 Genesis,甚至乎當作快速行山(speed hiking)著用。

用途 : 山跑比賽鞋 (長途)
內旋 : 有支撐
重量 : 255g(size US9)
足跟差: 8 mm(30mm / 22mm)
尺碼:足碼,沒有偏碼,不用買大或細半碼

SALOMON 75周年特別版山鞋 獨家登陸

SALOMON 成立 75 周年,同時慶祝品牌旗下的戶外鞋款誕生 30 載, 以致敬 1992 年面世的登山鞋款 ADVENTURE 7 為藍本,推出了本年度的重點企劃SALOMON 75th ANNIVERSARY SPECIAL COLLECTION,將ADVENTURE 7 標誌性的 GOLDEN OAK × ACORN × BLACK 元祖配色放到 RAID WIND、XT-QUEST 及 XT-6 EXPANSE 共3款人氣鞋款之上。

RAID WIND / 75th ANNIVERSARY EDITION
屬於 SALOMON 早於 1999 年特意研發的劃時代登山鞋款,今回復刻的別注版本,不但繼續配有應對崎嶇山地需要的 CONTAGRIP 極緻抓地外底,也換上由回收塑膠再生而成的特殊環保物料,加上以 3D Mesh 網布打造的鞋面配置,更能確保雙腳時刻保持通爽透氣。

還有標榜穩定效能的 TPU 舒適鞋墊、有效鎖定腳掌活動的 CORDLOCK 設定,以及方便快速穿脫的 LACELOCKER 細節,令這款早已化身品牌經典名物的人氣之作,再次成為所有戶外愛好者的必入焦點。

XT-QUEST / 75th ANNIVERSARY EDITION
融合 S/LAB 人氣鞋款 XT-WINGS 複合鞋面以及 QUEST 4D 的 4D ADVANCED CHASSIS 中底系統,2018 年首次面世的 XT-QUEST 屬於SALOMON 最受關注的後續作品。換上 GOLDEN OAK × ACORN × BLACK 配色,也保留了高穩定度及緩震 4D ADVANCED CHASSIS 中底系統,配合具有立體防滑抓紋的 CONTAGRIP 大底,注入加倍安全的腳感體驗外,鞋身所選用的網格材質及搭載 SENSIFIT 包腳皮革配置,同時帶來通爽透氣以及鎖定腳掌的機能效果。

同時也配備標榜方便快速穿脫的 QUICKLACE SYSTEM 、專為收納鞋帶而設的 LACE POCKET 配置,還有提升整體舒適度的 EVA 專利鞋墊,難怪 XT-QUEST 除成功流露岀昔日 ADVENTURE 7 的經典味道之外,亦進一步適合於日常穿梭繁華都市與郊野時著用。

XT-6 EXPANSE / 75th ANNIVERSARY EDITION
XT-6EXPANSE 沿襲「極地環境著用」概念而成為近年間SALOMON 旗下熱賣款式,具備 AGILE CHASSIS SYSTEM(ACS)極緻緩震系統、由兩種特殊物料結合而成的 ENERGYCELL 泡沫中底,帶來更優秀的緩震效果;也一樣搭載了抓地力特強的 CONTAGRIP 外底。

此外,無論是主張通爽透氣的網面用料、集耐磨與保護力於一身的 TPU 包覆面層,以及標榜穩定性的 ENDOFIT 鞋舌系統,更進一 步為 XT-6 EXPANSE 提供無可比擬的機能特性,帶來舒適無比的頂級著用感受,加上別注配色,近期正在尋找機能山跑鞋款的朋友不可錯過。

額外禮遇!
TOTE BAG / 432Hz TABLE MAT “JUNGLE”
為慶祝 SALOMON 75 周年別注企劃獨佔登場,配凡於 432Hz 購買 SALOMON 75th ANNIVERSARY 別注鞋款,即可獲贈 TABLE MAT “JUNGLE” 一張(280mm diameter)及 SALOMON 75 周年別注 TOTE BAG。(數量有限,送完即止)
TABLE MAT用上戶外山野感的 JUNGLE 配色。 採用 100% POLYESTER 柔軟織物物料,帶來極緻細滑觸感,其毛料設定更能為枱墊上的物件帶來防跣、防刮損的保護效能,適合用作擺放手錶、智能電話、耳筒、銀包等日常小物,枱墊也搭載了TPE 防滑橡膠抓紋,適合擺放於書枱、茶几又或是玄關位置使用。

SALOMON / 75th ANNIVERSARY SPECIAL COLLECTION 於 10 月 29 日(星期六)起分別於432Hz旺角、銅鑼灣門市及網店同步上架。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Salomon Glide Max

[毒物試著]對跑步有要求的跑者,會以不同跑鞋來應付不同練習。

LSD (long slow distance )即長距離慢跑,訓練強度在最大攝氧量的55%-60%之間,屬於很輕鬆的慢跑,可以聊天說話、基本不會感到喘氣。長距離可以以時間定奪,可以控制在80 – 120分鐘,但最多一般不超過150分鐘。

 

之前主打山系的Salomon 推出路跑系列一直以快跑為主,本次發佈品牌首款厚底 GLIDE MAX,就是針對慢跑、LSD訓練而設計。

 

鞋面使用工程網眼材料,厚身但包裹性強。
鞋面使用工程網眼材料,厚身但包裹性強。
鞋身壓膠幫助支撐性。
鞋身壓膠幫助支撐性。
中底物料是EVA,看厚度就知道有足夠的緩震。彈性來就,就不算太強,但用作慢跑,已經很足夠。
中底物料是EVA,看厚度就知道有足夠的緩震。彈性來就,就不算太強,但用作慢跑,已經很足夠。
鞋楦闊大,落腳時每一步的穩定性很強,似踩在一個大平面上面。
鞋楦闊大,落腳時每一步的穩定性很強,似踩在一個大平面上面。
鞋舌包有厚棉,著用舒適。
鞋舌包有厚棉,著用舒適。
外底名為Contagrip橡膠,抓地力沒有問題;筆者穿了80k左右後有少量磨蝕,耐用程度屬於正
外底名為Contagrip橡膠,抓地力沒有問題;筆者穿了80k左右後有少量磨蝕,耐用程度屬於正
足跟差 10mm,屬高足跟差,但由於是用作慢跑,所以感受到的推動力不算亦不需要太大。
足跟差 10mm,屬高足跟差,但由於是用作慢跑,所以感受到的推動力不算亦不需要太大。

大部分品牌都在研發快跑鞋,市場上少有新型號的慢跑鞋,Salomon 這款 Glide Max 正好提供多一個選擇給跑手。

用途 : 慢跑、LSD訓練鞋

內旋 : 中性

重量 (size US9): 260g

足跟差: 10 mm (鞋踭 : 37 mm/ 前掌 : 27mm)

尺碼:true to size,不用買大或細一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