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緩和(除了一個國家),很多跑手都開始因為工作關係而要到外地出差公幹,在不熟悉的地域和不確定的工作時間,可能難以規律地進行跑步訓練。
以跑步這項耐力運動來說,即使未能規律的訓練,至少可以慢跑來保持有氧水平。
以下是在海外出差跑步的一些建議:

➡️ 做好時間規劃
出差人士相對地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時間表,無論跟同事見面、會議、活動、飯局等等,都可以在規劃時,盡量把跑步放進裡面。
預訂酒店時可以先找有健身房、跑步機的,也可 google 一下地圖,看看附近有沒有公園,在間隙中規劃出 60-90 分鐘時間,已足以完成一次優質訓練。
筆者出差時比較喜愛早上 6-7 時出門跑步,一來不會被其他事情耽誤(除了睡魔),再者晨跑可以放鬆神經、提升之後一整天的工作效率,更加不會遲到早上的會議。

▶️ 規劃訓練內容
可以提前規劃訓練內容,把週期訓練安排在出差過程中。
舉個例子,如果週一出差,可以在周日安排一個長距離或強度訓練,這種訓練除了完成時間較長,亦需要留出恢復時間。
之後的週一,應該是在路途中,可以作為跑後的恢復,週二、週三就可以再安排有氧跑 – 這種一出酒店就可以跑的訓練。
由於對陌生城市的天氣、訓練地點不熟悉,時間也相對緊湊。盡量安排一些對配速、距離沒有那麼嚴格要求的訓練,如8隻400米 interval,重點是將心率推高再回復,距離差幾米或時間差一兩秒都不是大問題;之後再把重課放在出差後進行。

▶️ 帶上裝備提醒自己
收拾行李時,要帶上跑步裝備:跑鞋、衣服、腰包(裝酒店鎖匙)…等等,在心理上提醒自己會抽出時間跑步。
試想想,如果 3-4 天的出差帶了裝備又完全不跑,就會有一種「浪費了」的感覺,這種心理會推動出跑步的意欲。
另外,謹記看一下天氣預報來決定帶什麼衣服:如簿風褸、夾棉背心、防水外套…

▶️ 後備方案
在出差時,可能出現無法準確預計的事情,例如突然下雨,不能進行室外跑步、會議加長,令原本預計的跑步時間縮短…
所以一定要有後備方案,保持有氧水平。例如有游泳池,就多帶一條泳褲,用游泳作交叉訓練也是非常好的有氧運動;有健身室,就改跑跑步機,也可以活用時間。

▶️ 約同伴或尋找跑團一起跑
如果有同行的同事會跑步的,相約一起跑亦是一種動力。估計不會為了貪睡而放同事飛機吧!
另外,由於各類社交媒介的發達,要認識各地跑會亦不太難。
在很多城市,也有不同的跑會如 adidas runner 和 nike 的 NRC 等等,都歡迎海外跑友去體驗當地的跑步文化。

▶️ 跑去城市地標
每個城市總有一些地標性建築,先查看與酒店的距離,以跑步的方式去打卡也是非常有趣的方式。
除了旅遊景點,也可以是當地的跑步聖地,跑去拍張照片,也會成為跑步的動力。
既然去到一個新的城市,就不要忘了欣賞路上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