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與人:Norris 柏林馬拉松

今次柏林馬,好似發咗場夢咁。
由開始報名個刻,我已經知道呢條路係人稱「最速賽道」。即係呢條路好少上落、好少難轉嘅彎位,換句話講:做時間。由於自己嘅慢跑根基比較弱同跑量少,所以希望可以由基本做起,做好、做夠。

訓練 – 頭幾星期其實感覺幾好,強度調節得ok,有鬥志、有心法,Recovery都做得好好。目標係比SCM快大概10分鐘, a just right challenge。正因為我呢刻做唔到,訓練先有價值!

訓練中期 – 累積疲勞開始出現,再加上有一至兩星期睡眠質素極差,令本身已經要半勞動工作嘅我百上加斤。我嘅身體狀況承受唔到訓練。本身一課只係用Easy pace嘅長課我都只能夠勉強完成,訓練質素完全欠奉。

訓練後期 – 睡眠質素有改善,身體都回復得比早期好。但正值加量,里數要加、回復時間都要更長。可惜當我想提高強度嘅時候,香港天氣反常。我無機會用一個可觀嘅配速做一課30+公里長課。到最後,一課32k Fartlek要喺八號風球之後嘅晴天下勉強完成。

可能因為訓練時間太長,本身嘅雄心壯志已經燒到所剩無幾。加上自己嘅全職搞到我其實都無咩心機去理比賽嘅事。返工想瞓覺,放假都係想瞓覺…到上機前回想下過去20個星期嘅訓練,發現原來今次比賽嘅課題唔係時間,而係休息。上機前一晚都仲係休息得唔好,我要催眠自己:放鬆啲, 喺機瞓啦…

點知瞓瞓下,起身落機嘅時候成袋比賽衫Handcarry漏咗喺機!呢個打擊實在太大。我犯咗一個我想避免嘅錯誤,幸好仲有後備賽衫喺寄倉行李,所以不至於全盤損失。不過適應咗嘅衫/褲/Belt同賽鞋,兩對Incylene襪,兩副太陽眼鏡,拖鞋…

到埗後唯有即買即著,希望喺兩日間令到自己適應一對新鞋同新太陽眼鏡。雖然唔想使呢啲錢,不過呢一隻馬係我so far最投放心機資源嘅比賽,而我又好想test自己limit,所以都硬著頭皮,使啦

由於遺失行李一事太令我心神恍惚,好多嘢都唔記得。調節飲食期間可能因為緊張,屙左3日…不過點都好,比賽都係要嚟!雖然有好多唔順利嘅事,不過都嚟到呢一步,練咗幾多就幾多。天氣唔容許長課,我唯有focus on quality;機場staff搵唔到行李,後備gear都要用;瞓得唔好就飲咖啡條件limit咗我嘅能力、精神狀態同工具,我只可以用盡我嘅能力去發揮到最好。到呢刻時間成績真係其次,完成已經收貨

0-30K – 今次比賽嘅配速係比較進取,頭10K都同謙哥Darren拍住跑,一路感覺都幾好,當去到半馬位,我知我已經pb咗半馬,不過再keep咁高強度一定快爆,所以我叫謙哥跑先,我要配一配速先再加,其實一路都好多人,要同人爭位,又要踩藍線,又要計住時間,都幾難兼顧;不過腦裏邊不停徘徊嗰句Now or Never!呢幾日辛辛苦苦,排除萬難咁嚟到呢一步,我要好好咁execute呢件事,所以沿途我都只係好專心咁望住前面同感受速度。講真,未試過呢一個距離開呢一個強度,真係好似另一個世界、另一個遊戲。

30-35K – 沿途一路補給,強度都掌握得幾好,提住自己做補給,提住自己飲水。沿途一路陰天,心跳強度都唔算負荷太重,為免我自己水滾,我都跑入咗水簾兩次降溫,可惜到第35K我開始感到少少水滾,而今次個心跳落唔返去,心知係爆嘅跡象,不過點都好,我唔可以停。用咗幾公里嘅時間,終於接受到今次要做到目標係冇可能,但係放棄同接受現實係唔同

35-42K – 每一步跑都係痛苦、每一步都想行,因為我真係好耐冇試過爆。我嗰刻連Gel都無胃口食,我領會到有時啲嘢唔到你「撒賴」。 我不停提住自己:「放鬆,就算跌速都好,保持強度,唔好行。好好享受前35K無享受到嘅比賽氣氛、景物,同沿途嘅人。每一步嘅痛苦都係未來回味呢場比賽嘅一點甜。要好好珍惜每一刻嘅痛苦。」到最後,終於到達布蘭登堡門。我想加速,不過腹肌刺痛似尖叫,我真真正正體會到:無能為力…… 衝線後,有兩位工作人員扶住我,問我使唔使入Tent?我話:俾我企30秒,因為無論隻腳點郁都係會抽

衝線前一刻,我知道今次不合乎期望… 不過自己都處理好條件限制,調整好心情,所以衝線前都為自己自豪一下。好多人都話唔知點安慰我,不過真心,我都俾自己一個pass。除咗甩咗兩三隻腳甲外,呼吸心跳精神條件都無礙,休養後可以再次上馬…

種種事情發生,有人為、有天意,準備咁多,有意外,就唯有係種種條件容許下做選擇。每個人每日都係玩緊條件限制賽。不過分別在於:你有冇盡力去令你有更多嘅選擇?盡管有萬全準備,個天唔俾你跑,就一定有方法令你跑唔到,所以好多嘢只可以:盡人事,聽天命,一切隨緣…

我並唔係撒賴同推卸責任… 因為事實上我真係有責任去manage好自己嘅嘢… 如今只可以講一句:輸經驗,不過而家又係一個新嘅開始,知自己有邊度做得好,有邊度準備不足,我又可以重新再洗牌,希望下次食得出!

最後:
多謝教練s @ngaikang @platolook
多謝幾位師兄比賽照住小弟 @hothoo @dadicz
多謝「你哋幾個」兄弟s有馬無馬都一齊操
同埋各位對過我有期望嘅人

馬拉松與人:Fiona 柏林馬拉松

我們是Gogogo Auntcleaunties + uncles,亦即叔叔與姨姨),喜歡相約一起跑步的香港中年人士。

暫別馬拉松比賽3年後,我們作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就是參加2023年柏林馬拉松。我們選擇柏林馬出於以下原因,不僅因為這是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行程費用合理(與倫敦和波士頓相比);大家均有信心適應當地與香港間的6小時時差;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比賽路段大部分是平路。

雖然比賽在平路上進行,然而不論以什麼速度跑畢42公里都絕對不是一件兒嬉事。由於大家平時家庭和工作忙碌,因此制定有效的練跑計劃尤其重要。有見及此,我們邀請了余顯華教練(Zero)協助我們每人設計一個訓練方案。

Zero因應我們各自的目標和能力,分析各人的練習進度,並就我們的個別需要安排每星期訓練。在合共25週的計劃期間,我們每星期都要在炎炎夏日下跑8090公里,對我們來說絕不輕鬆。每逢星期六,我們都會從早上6時開始接受各種艱苦長跑訓練。

在比賽舉行前的星期四,我們一行人已抵達柏林。在酒店卸下行裝後,便動身前往博覽會。會場人山人海,Adidas展覽區更擠得水泄不通,幸運地我們是在首天入場,因此能順利找到我們尺寸的裝備和衣著。後來才知道酒店(柏林皇宮飯店)旁邊的Adidas旗艦店亦有售賣相關產品。

馬拉松比賽當日早上天氣相當寒冷,起跑時間早上940分。有別於在日本舉行的其他馬拉松,由於這裡提供的洗手間數量並不足夠,光是輪候洗手間已花了接近一小時。從行李放置區步行到起跑區大約需時15分鐘,到達起跑區已是上午920分了。

比賽快將開始,現場氣氛亦逐漸熾熱起來。我們遇到不少香港的參賽者,包括林海峰,他非常友善,而且樂意與我們合照。過了不久,起跑進入最後倒數階段:1098…,我們都更為緊張而心跳加速。 

比賽初期一切都順利進行,直到跑了大約20公里,開始感到腸胃不適,只好停下上洗手間。大會在沿途提供足夠的洗手間,無需浪費時間排隊。在整場比賽期間,我因緊急狀況而上了3次洗手間,沿途的洗手間成為了我的救星。

大約上午1030分開始,天氣逐漸暖起來,我跑到供水站希望儘快補充水份,可是大會提供的是不能折疊的塑膠杯,因此喝水時90%的水都灑在臉上,真正喝下去的只有幾滴。

另外,大會未有提供電解質飲品!當跑到38公里時,我因為開始抽筋而必須減速,當時還抱著一絲希望能夠在3小時30分鐘目標時間內跑畢。

然而,當看見330的配速員在我身邊經過時,希望幻滅了;在看到布蘭登堡門之際,比賽只剩下最後400米,終點在望。但這400米感覺就如4000米般長!

結果,雖然我比目標時間慢了40秒,可是考慮到沿途上了3次洗手間,再加上在尾段抽筋,因此我還是對自己的成績感到滿意。

雖然已過終點線,但雀躍的心情絲毫未退。大批參賽者不約而同地坐在草地上休息。對於GoGoGo Auntcles每一位成員所付出努力,我感到無比驕傲,同時亦希望向其中一位以1小時8分鐘跑出PB,以及另一位在膝痛下仍盡力完成比賽的朋友,致上衷心祝賀。經過這次,我再一次體驗到年齡只是一個數字。

以下是柏林馬拉松之旅的一些心得:

  • 現場氣氛極佳,賽道十分理想,比賽期間無需聽音樂調息心情,建議一邊享受四周的歡呼聲,一邊努力完成比賽。 
  • 起跑位置洗手間數量不足,建議在比賽開始前預留一小時以上,提前到達起跑區。
  • 大會沒提供電解質飲料,需要自備或另行攜帶鹽片。
  • 確保自己適時補充水分,當發現自己需要補水時,便應停下來喝水。

馬拉松與人:Francoise 柏林馬拉松

🇩🇪🏃🏻‍♀️ 2023/10/04 比賽之後,好像只顧住遊山玩水,沒有再說過有關跑步的事。還有,對跑步好像有點陰影,暫時提不上興趣。 看來是真的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交代一下,比賽當日的情況吧 😝

當天凌晨四點多便醒了,原因是 auntie 黃河決堤,心想:gg 了🤦🏻‍♀️怎麼比賽日才發生這種事?🥺 然後,再次爬到床上,希望再睡一會兒。

早餐吃了個大番薯,便準備出發,從酒店跟隨人群步行至起點。甫至比賽場地,便看見四處都是人。更有不少情侶在相擁道別,像是生離死別把愛人送上戰場般,依依不捨的道別,love is in the air,滿是浪漫。💕

我跟隨人群和指示走到起點區,尋找自己所屬的 Zone C。每個 Zone 的最前和最後均有由工作人員檢查號碼布的入口,確保大家所進入的都是大家編排的起步區。可是還是有很多人即使看見已經擠滿人群沒有立足之地,還是從中間的鐵欄爬進起步區,有的人並不屬於該 zone 的,讓本來已經擠迫的起步區,變得更加摩肩接踵、水洩不通。🤦🏻‍♀️

起步的時候,人群才緩緩移動,我走了差不多 5 分鐘,才走到起點起步。但幸好,大家起步後都加速向前跑,所以未有出現「塞車」的情況。天氣並不是十分寒冷,看看電話的天氣報告,就大概是13-14°C,便利雨衣已經足夠禦寒。

我跑了3-4km,背脊已經熱得冒汗。🥵 但跑了超過 5km 才有第一個水站,而且杯子都是很硬的可重用膠杯,跑步時飲起水來十分不便。😵‍💫後面是大概每隔2-3km一個水站,但全都是用比較大的膠杯。好處是每次都能補充很多水份,但是比紙杯難飲到水。而補充站的補給品,好像都是香蕉,到了大約 30km 後便出現了 power gel

至於攝影師,卻少之又少,而且大部份都不在工作狀態。大多都在玩手機,任憑你不斷叫他,向他揮手,還是沒有想過要幫你拍照的。跟日本比賽的攝影師,簡直是有天淵之別,讓我後悔在賽前付費買照片。🤦🏻‍♀️幸好,臨近終點的攝影師開始多,而且比較熱心拍照,形成強烈對比。

至於氣氛,都算十分熱烈,柏林的民眾們都十分支持比賽,尤其是父母,都會帶著小朋友來給參賽者打氣。賽道還是不錯的,雖然間中有上斜落斜,但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平坦。 Tokyo Marathon 賽道平坦,而且沒有暗斜。)

隨着時間的轉移,氣溫越來越熱。🥵完成比賽後,看了看電話的天氣報告,就大概是17-18°C,但加上熾熱的陽光,體感溫度應該超過 20 幾度吧,大會所派發用作保暖的膠氈,基本上沒有人在使用,反而大家都在找水站補水。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馬拉松與人:Darren 柏林馬拉松

今次柏林馬已到尾聲,我見好多人都寫咗好多得獎感受,好似話Darren都應該要寫下,不過未必有人會明,又未必有人會睇晒。😇

其實講真,今埸跑呢個時間真係不似預期,雖然大PB,其實我又冇乜特別感覺。因為一路以嚟,我都打算今次比賽係開4‘10″,即係走around 2hr55min,完全無諗過要跑到咁快。

冇同我一齊練習嘅人,一定會覺得我係出口術或者好似好寸,不過佢哋唔知唔緊要,我唔會怪佢哋。有同我一齊練習嘅人都知道,我從來嘅立場都係要練習辛苦而比賽舒服,所以我過去四個半月嘅辛苦練習,係為咗可以比賽走到舒服嘅配速。

然而今次比賽所做出嘅時間,其實係我平時訓練開嘅「披醒」,所以喺比賽嘅時候,完全冇舒服嘅感覺。 講真,如果真係要走呢個速度而舒服,練習應該要比之前更辛苦。

可惜去到比賽起點線,遇著兩個三十出頭嘅老千,一時話跟我,又一時開355披,完全玩弄我於掌上。

大家睇到我每5km過板時間係20分鐘超靚,其實頭2次過板嘅每km配速好亂 ,有3:45又有4:05,心諗,再跟兩位後生咁走法,我肯定收皮。 於是決定唔理佢哋,自己keep 3:55-4:00 咁走。

可惜因為頭10km 嘅走法消耗太多肌力,30k 開始作抽筋,35k後直頭左、右小腿,左、右脚指輪住咁抽筋,要keep住4:00-4:05咁捱7k返終點。期間不斷咁計住數,我配速要做幾多先至安全sub 3!😵‍💫

如果下次要走呢個配速,練習又未能練到更高強度,就真係唔好再搞我了,做時間嘅嘢交返俾啲後生去做啦!😌

不過總括嚟講,今次呢個行程係開心嘅,沿途見到好多認識嘅香港人,重咁多個都做到好成績。

柏林馬拉松冠軍跑鞋 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EVO 1

2023 柏林馬拉松以 Kipchoge 第五次奪冠而落幕。
由於 Kipchoge 並沒有再次打破世界紀錄,所以話題都放在女子組衛冕冠軍 Tigist Assefa 身上。

Assefa 著用了 adidas 於賽前幾天才發佈的 ADIZERO ADIOS PRO EVO 1,以 2 小時 11 53 秒的成績,將原有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提高 2 11 秒,並順利摘下冠軍。

女子組亞軍 Sheila Chepkirui 同樣著用了 ADIZERO ADIOS PRO EVO 1 – 歷史最輕競速跑鞋,以 2 小時 17 49 秒拿下女子組亞軍。

男子方面,adidas 運動員 Tadese Takele 在個人首次全馬比賽中取得 2 小時 3 24 秒的成績,奪得第三名。

另有兩位運動員在 ADIZERO ADIOS PRO EVO 1 的加持下,創造個人 PB:主場作賽 Amanal Petros 跑出 2 小時 4 58 秒的德國國家紀錄;另一個是肯亞小將 Philemon Kiplimo,以 2 小時 4 56 秒跑出 PB

柏林馬拉松中,共有男女共 7 名頂尖運動員上腳 ADIZERO ADIOS PRO EVO 1。可惜的是日本新谷仁美未能 PB 和打破日本紀錄。(左圖)

ADIZERO ADIOS PRO EVO 1 的全馬首秀 – adidas品牌歷史上最輕的競速跑鞋於 9 15 日發佈,便在世界賽範圍內引起大量關注。
東京奧運會女子馬拉松金牌得主 Peres Jepchirchir(右圖右一) 在 2023 英國大北跑(Great North Run)中首次著用該鞋款便拿下冠軍,除了向外界展示了實力,同時也令眾多跑者對它在柏林全馬中充滿期待。

ADIZERO ADIOS PRO EVO 1,鞋重138gUS 9/42.5碼),近年超級競速鞋中最輕的一款,定位是刷新馬拉松紀錄。

重新設計的 Lightstrike Pro 中底,前掌 33mm 後跟 39mm(只有 6mm 落差),中底的碳趾與 ADIZERO ADIOS PRO 3 的形狀稍有不同,且在中底的位置更靠後,長度約為腳長的 60%;沒有鞋墊,穿上腳底直接接觸中底。

ADIZERO ADIOS PRO EVO 1 本質上可以視為 ADIZERO ADIOS PRO 3 的終極精簡性能版,但使用壽命不會很長,官方的說明卡上建議這雙鞋是一次熟應期訓練,再外加一場馬拉松競賽。

而售價也是市場上碳板跑基最貴的 500 美金,首批限量 521 雙,每雙都有獨立標號。目前 ADIZERO ADIOS PRO EVO 1 暫時僅提供給 adidas 旗下的專業運動員作為競速裝備專用。

2023 上半年,adidas ADIZERO ADIOS PRO 3 在馬拉松賽場上屢次帶來冠軍。先是肯亞女子選手 Rosemary Wanjiru 在東京馬拉松成功登頂,再在波士頓馬拉松上幫助 Evans Chebet 順利衛冕。

adidas 看來不滿足於「競逐冠軍」的 ADIZERO ADIOS PRO 3,研發出「adidas品牌歷史最輕」的 ADIZERO ADIOS PRO EVO 1,看來是致力保證品牌成為「最速跑鞋」之地位。

adidas 此次用柏林馬拉松女子賽場的勝利正式開啓 2023 下半年馬拉松賽季,到底ADIZERO ADIOS PRO EVO 1 在接下來的芝加哥、紐約、甚至華倫西亞這一個最速賽道,可以達到什麼成績?絕對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