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Armour Flow Velociti Wind 2

2021年,Under Armour 推出了新的跑鞋 Velociti Wind系列,特點是放棄外底,以特製鞋面和FLOW中底打造鞋款。

今年,UA Flow Velociti Wind進行升級,帶來了Flow Velociti Wind 2。筆者日前撰文提到在練Fartlek Run,就一直在著用此鞋。

UA FLOW中底材料是Flow Velociti Wind系列的主打賣點。Flow Velociti Wind 2中底腳感基本與一代保持一致,都是偏硬、回彈性優秀,但亦有一定的緩震功能,能在跑動時為雙足提供穩固的支撐和出色的觸地效果,並通過靈敏的回彈為步伐提供能量回饋。

Flow Velociti Wind 2的中底 FLOW 外露部分採用孔狀紋設計,具備天然的粘性(是因為同應用於籃球室內場的籃球鞋上有關?),所以具有出色的抓地力。

可能亦因為中底偏硬,第一代穿了300k,磨蝕程度都只有7/8成,耐用度可以接受。預計第二代的表現都會差不多。

筆者在測試第一代時,已提到鞋面帶來的驚喜比用中底作外底的賣點來得大。在Flow  Velociti Wind 2 中,升級了的UA Warp鞋面令驚喜度更有所提升,

無數錯綜複雜的尼龍織成「鳥巢」般的鞋面,讓鞋面能更智能地為跑者進一步提升支撐、穩定和包裹感。

兩代的鞋型設計都比較修長,鞋楦都比較窄。
兩代的鞋型設計都比較修長,鞋楦都比較窄。
鞋款上腳感覺輕量,可能是由於無外底的重量設計,同樣地,鞋面的薄而透氣亦有一定幫助。
鞋款上腳感覺輕量,可能是由於無外底的重量設計,同樣地,鞋面的薄而透氣亦有一定幫助。

筆者日前撰文提到在練Fartlek Run中, 有很多課是(2k + 1k慢)x 4之類,既要快跑又要有慢跑,每次加起來都有10-12k 的距離。

Flow Velociti Wind 2 在快跑到4:0x配速時,提供的觸地感和回彈力都非常的強。而慢跑在 6分配速時,亦有很好的回彈。總里數12k 後(未計熱身及cool down),腳部的感覺還是非常良好。

能在兩種不同配速練習時,Flow Velociti Wind 2都能給予兩種不同感受。舒適、輕快、穩定,正是不少跑者對於日常訓練鞋的要求吧。

加上Flow Velociti Wind 2 的清新配色,非常適合夏天著用。這一句有點兒癈話,但鞋面的漸變色的確編織得很不錯及搶眼。

Under Armour Flow Velociti Wind

Under Armour 三月推出了 FLOW Velociti Wind,是 UA 最輕 (241g) 的競速跑鞋。

官方資料 :

– UA FLOW 中底大底一體式科技,擺脫橡膠外底來減輕跑鞋重量並保持有中底緩震、推進以及維持穩定的性能。更直接與地面接觸的腳感,擁有強勁的韌性及極佳抓地力,讓跑者感受鞋身輕盈所帶來的敏捷與疾速感受。

全新的 UA Warp 編織鞋面能依據跑步動作提供絕佳支撐性,並準確地在跑步過程中跟著腳步活動放鬆或收緊,完美貼合足部發揮出色性能。

看到 UA logo 總是想起 Stephen Curry 和籃球鞋。
看到 UA logo 總是想起 Stephen Curry 和籃球鞋。

FLOW  中底亦是新科技, 在籃球鞋 Curry 8 中已經使用。而 Velociti 亦不是UA最新的系列,在 2020 美國奧運會馬拉松預選賽中,有兩位精英跑手穿上 Velociti 系列的Hovr 參賽。

VELOCITI WIND 穿上腳的第一時間,感覺並沒有太震撼, FLOW中底並沒有 Nike ZoomX NB fuelcell 般回彈,反而有點硬;鞋面貼腳但不算緊;重量算輕但有同類型鞋款更輕,例如 New Balance FuelCell Rebel (204g) / Adidas Boston (238g)

隨著天氣漸熱,筆者訓練目標多是短距離跑,本月是 800M TT。所以以 VELOCITI WIND 作短距離速度訓練,例如600×1+3×400+3×200;或 4-6k Tempo Run
訓練分別於田徑場/ 跑馬地的石屎路或者海濱公園 Easy Run,由於 VELOCITI WIND 中底偏硬所以在不同路面的觸地感都很強而反應相當敏捷,容易保持高步頻;中底回彈感不太強烈,但每一步都能感受到中底有柔韌的軟彈,跑上 10K 緩震感依然。可以有競速鞋的感覺,但厚中底又不會似競速跑鞋般導致腳底肌肉吃力。

中底FLOW物料偏硬,加上鞋底坑紋夠深,在不同地面抓地力都不錯。其實 Nike 第一代 React 都將8成中底外露,只在前掌和腳踭加上橡膠,但已經被評為不夠耐用。所以 VELOCITI WIND 完全沒有外底下,除了有防滑和緩震外,耐用程度亦是關鍵。

中底FLOW物料偏硬,加上鞋底坑紋夠深,在不同地面抓地力都不錯。其實 Nike 第一代 React 都將8成中底外露,只在前掌和腳踭加上橡膠,但已經被評為不夠耐用。所以 VELOCITI WIND 完全沒有外底下,除了有防滑和緩震外,耐用程度亦是關鍵。

穿了 60K 後沒太多磨蝕,但需要更長時間測試。
穿了 60K 後沒太多磨蝕,但需要更長時間測試。
反而鞋面的 UA WRAP 有驚喜的舒適,鞋面主物料是透明尼龍網紗,再縫上很多織帶。
反而鞋面的 UA WRAP 有驚喜的舒適,鞋面主物料是透明尼龍網紗,再縫上很多織帶。
網紗透氣度高,氣溫25 度下 Tempo 都不太多腳汗。
網紗透氣度高,氣溫25 度下 Tempo 都不太多腳汗。
非常實在的包腳感主要來自錯亂的 polyester 織帶,原來這不只是用作圖案,而且可用作穩定。
非常實在的包腳感主要來自錯亂的 polyester 織帶,原來這不只是用作圖案,而且可用作穩定。
建議初階跑手用作速度訓練 (interval) ;又或者有經驗跑手作較長的 Tempo Run著用,比起穿薄底競速鞋有更強保護,避免受傷。
建議初階跑手用作速度訓練 (interval) ;又或者有經驗跑手作較長的 Tempo Run著用,比起穿薄底競速鞋有更強保護,避免受傷。

VELOCITI WIND 最大問題是 $1299 的零售價,明白 UA 投放了金錢作研發,但當 Puma Nitro Velocity New Balance Prism adidas Boston都只是 HK$999,願意多付 HK$200 作白老鼠的跑手不會有太多吧。

用途 : 速度訓練

內旋 : 中性

重量 (size US9): 241g

足跟差.: 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