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zero Pro

Adidas 憑著Adizero Adios Pro 在跑界搶回不少焦點,2020年就打破了男女子半馬拉松世界紀錄;而最近挪威女跑手亦穿上此鞋打破女子 5k 世界紀錄 (雖然未確定是否應可)。可惜此鞋因供應鏈出現問題,所以未能大量生產,在香港只曾推出兩次,約30對左右。

 

而在香港可以購入的 Adidas 碳板鞋暫時只有 Adizero Pro (少了Adios字)。Adizero Pro 是 adidas 研發的第一對碳板鞋,於2020年5月已經推出,筆者剛收到的是SS21 新配色。

而在香港可以購入的 Adidas 碳板鞋暫時只有 Adizero Pro (少了Adios字)。Adizero Pro 是 adidas 研發的第一對碳板鞋,於2020年5月已經推出,筆者剛收到的是SS21 新配色。

 

可能因為在發售時,Adidas 已公佈頂級的 Adizero Adios Pro 會推出,所以 Adizero Pro 被分散了關注度,在馬拉松大賽中少有被使用。

可能因為在發售時,Adidas 已公佈頂級的 Adizero Adios Pro 會推出,所以 Adizero Pro 被分散了關注度,在馬拉松大賽中少有被使用。

 

在 2020年箱根駅伝就找到有法政大学岡原仁志 和早稲田大学吉田匠著用,竟然並不是 adidas 贊助的青山學院跑手。
在 2020年箱根駅伝就找到有法政大学岡原仁志 和早稲田大学吉田匠著用,竟然並不是 adidas 贊助的青山學院跑手。

以下是 Adizero Pro 的介紹:

由日本著名制鞋大師大森敏明研發
由日本著名制鞋大師大森敏明研發
鞋面CELERMESH 物料是adidas現今最薄的網眼鞋面,在輕量和透氣方面都很好,亦同樣用在頂級的 Adizero Adios Pro。筆者在30 度跑10K Tempo,感覺散熱不俗腳汗不多。
鞋面CELERMESH 物料是adidas現今最薄的網眼鞋面,在輕量和透氣方面都很好,亦同樣用在頂級的 Adizero Adios Pro。筆者在30 度跑10K Tempo,感覺散熱不俗腳汗不多。
鞋帶部位除了加厚處理外,亦有2-3排鞋孔,為不同腳型的跑手而設。筆者腳掌闊,前掌穿了外排鞋帶孔,感覺相似 2E 楦。
鞋帶部位除了加厚處理外,亦有2-3排鞋孔,為不同腳型的跑手而設。筆者腳掌闊,前掌穿了外排鞋帶孔,感覺相似 2E 楦。
中底是LIGHTSTRIKE和BOOST混合中底,已經用於adios 5上。LIGHTSTRIKE 於2019 年已用於籃球鞋上,物料相對硬但回彈強;緩震的功能就交給 boost。由於筆者少有腳踭落地,所以感受LIGHTSTRIK 回彈為主。
中底是LIGHTSTRIKE和BOOST混合中底,已經用於adios 5上。LIGHTSTRIKE 於2019 年已用於籃球鞋上,物料相對硬但回彈強;緩震的功能就交給 boost。由於筆者少有腳踭落地,所以感受LIGHTSTRIK 回彈為主。
碳纖維板採用全掌設計,官方稱腳趾下方位置可彎曲至30度,保持靈活性。而碳板放置跟其他品牌不同,是放在中底結構的最上層,即是跟腳底只有2mm 的鞋墊距離。
碳纖維板採用全掌設計,官方稱腳趾下方位置可彎曲至30度,保持靈活性。而碳板放置跟其他品牌不同,是放在中底結構的最上層,即是跟腳底只有2mm 的鞋墊距離。
外底前掌保持 Adizero 系列的Continental,中後掌用上QUICKSTRIKE QSP 膠粒。穿慣 Adizero 系列,適應不是問題。
外底前掌保持 Adizero 系列的Continental,中後掌用上QUICKSTRIKE QSP 膠粒。穿慣 Adizero 系列,適應不是問題。
鞋在後腳跟部位做了加厚設計和加有TPU膜來增加腳踭的穩定。
鞋在後腳跟部位做了加厚設計和加有TPU膜來增加腳踭的穩定。
筆者分別穿過全 boost 底的Adios 4 完成全馬,亦有穿全 Lightstrike 的 SL20 作速度練習,「溝埋做瀨尿牛丸呀!笨!」再加碳板就是Adizero Pro。兩種物料互補不足,Boost 緩震強但反應慢;Lightstrike 硬緩震不夠,但觸地感強。

筆者分別穿過全 boost 底的Adios 4 完成全馬,亦有穿全 Lightstrike 的 SL20 作速度練習,「溝埋做瀨尿牛丸呀!笨!」再加碳板就是Adizero Pro。兩種物料互補不足,Boost 緩震強但反應慢;Lightstrike 硬緩震不夠,但觸地感強。

筆者用於在運動場中作短距離interval 練習 (600×1/ 400×2/200×4),但因 boost 的緩震令反應不夠快。再在跑馬地石屎路作多次10k以上 Tempo Run,效果就非常之好,抓地力、推動力和穩定性都非常不俗。

筆者用於在運動場中作短距離interval 練習 (600×1/ 400×2/200×4),但因 boost 的緩震令反應不夠快。再在跑馬地石屎路作多次10k以上 Tempo Run,效果就非常之好,抓地力、推動力和穩定性都非常不俗。

腳感上Adizero Pro 跟筆者穿過的碳板鞋非常不同,先是Adizero Pro 中底比很多其他品牌薄;而且 Lightstrike 物料偏硬,加上碳板亦不是夾於中底中間,所以 Adizero Pro 的彈是硬彈,而其他品牌是軟彈。亦因如此,落腳觸地感很大,令跑手反應可更快將左右腳轉換,易於提高步頻。再者,推動力適中會易於控制配速,不會被推快而鞋惡過人。筆者的10K Tempo  就在不知不覺間被推快了10多秒配速,但又不覺得辛苦。

 

Adizero Pro 比較適合喜歡穿薄底競速鞋的跑手著用,既享有碳板推動力又有觸地感。另外,死忠 Adidas 粉絲在未能購入頂級的 Adizero adios Pro 前,可以先作止癮使用。

用途 : 比賽 / 長距離速度訓練

內旋 : 中性

重量 (size US9): 235g

足跟差: 10 mm – 32 mm (), 22 mm (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