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Saucony Triumph19

渣打馬拉松 曲終人散,各跑手又要開始備戰另一場比賽。在預備一個半馬或全馬賽事時,第一個月都多數是 LSD 來增強有氧系統;第二個月多練速度的 Interval;最後一個月多用比賽配速來做Tempo Run讓身體適應比賽速度。

筆者今次試著的 Triumph 19 緩震型跑鞋,就正好用作第一階段的長距離跑,特別是初階或高 BMI (正在上健身教練班,不建議用肥胖形容客人) 的跑手。因為 Triumph 系列被名為頭等艙,帶給跑手舒適的保護,在乏力下依然有很強的穩定性。

第19代 Triumph 最重大改變是鞋面,改用了跟 Endorphin Speed 一樣的網紗,既透氣又因沒太大彈性而令鞋身穩定性增加。
第19代 Triumph 最重大改變是鞋面,改用了跟 Endorphin Speed 一樣的網紗,既透氣又因沒太大彈性而令鞋身穩定性增加。
鞋頭內外側有一塊 (灰色) 軟膠 ,亦有助穩定腳掌,不易左右擺動。
鞋頭內外側有一塊 (灰色) 軟膠 ,亦有助穩定腳掌,不易左右擺動。
鞋楦跟一貫 Saucony 系列一樣的闊,闊腳掌的筆者表示十分舒適。
鞋楦跟一貫 Saucony 系列一樣的闊,闊腳掌的筆者表示十分舒適。
後踭內嵌了 TPU (差不多90%網格位置),非常的硬,令腳踭穩定性十分強。
後踭內嵌了 TPU (差不多90%網格位置),非常的硬,令腳踭穩定性十分強。
鞋舌跟 Endorphin 系列一樣的與鞋身相連,不易走位。
鞋舌跟 Endorphin 系列一樣的與鞋身相連,不易走位。
鞋領跟鞋舌都用了厚棉來令足踝有包裹著的感覺,同樣用上了SS21 主打的賽車格。
鞋領跟鞋舌都用了厚棉來令足踝有包裹著的感覺,同樣用上了SS21 主打的賽車格。
中底是 Triumph 19 的賣點,物料是 PWRRUN+ ,密度高所以軟硬度適中,沒有踩屎感。內足踝受傷的筆者以5:25配速跑上22k 後,依然感受到強緩震,而且舒適度不減。
中底是 Triumph 19 的賣點,物料是 PWRRUN+ ,密度高所以軟硬度適中,沒有踩屎感。內足踝受傷的筆者以5:25配速跑上22k 後,依然感受到強緩震,而且舒適度不減。
唯一缺點是中底有一定厚度,所以有點重。
唯一缺點是中底有一定厚度,所以有點重。
外底橡膠用料比Endorphin 系列多,但分佈差不多。反轉鞋底後,可以看到足弓位比一般鞋闊。雖然沒有足弓承托,但中掌落地時,依然有足夠支撐不易外翻。
外底橡膠用料比Endorphin 系列多,但分佈差不多。反轉鞋底後,可以看到足弓位比一般鞋闊。雖然沒有足弓承托,但中掌落地時,依然有足夠支撐不易外翻。
EVA 鞋墊上注明了 8mm 足跟差,跟大部分鞋一樣,就算練 interval 或比賽換上快鞋,亦不會有不適應的感覺。
EVA 鞋墊上注明了 8mm 足跟差,跟大部分鞋一樣,就算練 interval 或比賽換上快鞋,亦不會有不適應的感覺。
鞋帶孔不是成一直線,而是曲線,對高腳背跑手的空間感會大一點。
鞋帶孔不是成一直線,而是曲線,對高腳背跑手的空間感會大一點。

不是每一對鞋都以輕身、推快跑手作賣點,亦不一定以高階跑手作目標顧客。

Triumph 19 的種種設計,都以穩定性先行,特別適合初階或體重較高作長距離跑。或針對像筆者這類腳傷初愈的跑手,給予最大的保護。

用途 : 長距離訓練 or BMI 跑手

內旋 : 中性

重量 (size US9): 10.2oz (290g)

足跟差: 8 mm (前掌24.5/ 腳跟32.5)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