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Asics Metaspeed Edge

一個多月內,Asics 分別推出了兩款全新碳板鞋 – Metaspeed Sky Metaspeed EdgeMetaspeed Sky是為高步幅跑手而設。

 

而筆者就在6月頭得到了為高步頻跑手打造的Metaspeed Edge,這類跑手的觸地時間短,需要的是更快反饋和更流暢的觸地感,反而不太需要太強中底回彈和推進。

 

兩鞋最大分別在於足跟差(Edge 8mmSky 5mm),官方資料提到高足跟差跑鞋可以幫助跑手將腳更快更自然落地做到蹬伸,但會限制了跟腱發力從而降低了最高步幅,因此高足跟差跑鞋相對更適合高步頻跑者,低足跟差跑鞋適合高步幅跑者。

Metaspeed Edge Sky 加大了前後落差來令步幅更順暢,同時令前掌鞋頭翹起。官方數字提到可以幫助高步頻型跑者在全馬距離下減少2.6%的步數完賽。

 

鞋面物料是單層聚酯纖維 (polyester) 織成的網布,感覺柔軟貼合。而且非常薄,陽光下可以透過鞋面看到光線。
鞋面物料是單層聚酯纖維 (polyester) 織成的網布,感覺柔軟貼合。而且非常薄,陽光下可以透過鞋面看到光線。
鞋舌也用單層聚酯纖維物料加一塊單層絨,用熱壓方法拼接上。為了減重,邊緣沒有縫合,並且在上面打了小孔,加強透氣又能減重。
鞋舌也用單層聚酯纖維物料加一塊單層絨,用熱壓方法拼接上。為了減重,邊緣沒有縫合,並且在上面打了小孔,加強透氣又能減重。
在光線下清楚看到鞋頭和腳踭的加固材料上也有打孔減重,加固材料厚度只薄薄一層而且覆蓋範圍很小,但穩定性亦算足夠。
在光線下清楚看到鞋頭和腳踭的加固材料上也有打孔減重,加固材料厚度只薄薄一層而且覆蓋範圍很小,但穩定性亦算足夠。
在鞋領周圍包了一圈黑色棉,包裹與鎖定腳腕亦非常好。
在鞋領周圍包了一圈黑色棉,包裹與鎖定腳腕亦非常好。
Asics Grip外底沒有覆蓋整個外底,所以有部分中底外露,但主要落腳觸地位如腳前掌和外側,甚至腳踭都有橡膠。特別在前掌橡膠上開小孔,既可加大磨擦力又可減重。試在跑馬地石屎路 (下雨天)、運動場上的抓地力都不錯。
Asics Grip外底沒有覆蓋整個外底,所以有部分中底外露,但主要落腳觸地位如腳前掌和外側,甚至腳踭都有橡膠。特別在前掌橡膠上開小孔,既可加大磨擦力又可減重。試在跑馬地石屎路 (下雨天)、運動場上的抓地力都不錯。
中底是全新的 FF Blast Turbo泡棉,Asics 終於用上Pebax物料,結束了只用自家EVA 中底的傳統。
中底是全新的 FF Blast Turbo泡棉,Asics 終於用上Pebax物料,結束了只用自家EVA 中底的傳統。
筆者穿上作速度訓練如5x1k (410 pace)、Tempo 6.4k (430 pace)、60分鐘跑 (436pcae) 。
筆者穿上作速度訓練如5x1k (410 pace)、Tempo 6.4k (430 pace)、60分鐘跑 (436pcae) 。
穿上腳第一個感覺是鞋面薄得像紙,非常輕身;但以為是 Pebax 中底就會有強回彈就錯了,Metaspeed Edge 是穿過的碳板鞋中,中底最硬的一雙。
穿上腳第一個感覺是鞋面薄得像紙,非常輕身;但以為是 Pebax 中底就會有強回彈就錯了,Metaspeed Edge 是穿過的碳板鞋中,中底最硬的一雙。

筆者不算是特別高步頻,約175-180步頻,穿上 Edge 後的幾次跑步,步頻約180-185 ,算有一點點改變。原因就是因為中底的硬,令腳的感應更大而更快將腳抽起,而且容易感受到有碳板的助力,的確令人會自然地加快了步頻。

鞋墊跟中底連成一體,不能拆開,這亦是 Asics 對賽鞋的一向做法,避免比賽中鞋墊會脫出來。
鞋墊跟中底連成一體,不能拆開,這亦是 Asics 對賽鞋的一向做法,避免比賽中鞋墊會脫出來。
整對鞋算是非常日系的工藝品,由薄至透光、打孔減重、區域性加固都盡顯細心的設計。但亦為功能而改用 Pebax 中底,放棄無謂的堅持。
整對鞋算是非常日系的工藝品,由薄至透光、打孔減重、區域性加固都盡顯細心的設計。但亦為功能而改用 Pebax 中底,放棄無謂的堅持。

最後一提,鞋楦闊度夠但內長短,建議親身到舖試上腳才購買。

Asics 早前在法國就舉行了場 (BE)AT Your Personal Best賽事,所有跑手穿上 Metaspeed Sky 作賽,有不少跑手PB。由於大多專業跑手都是前掌落地跑法,亦習慣高足跟差跑鞋,估計Metaspeed Edge 應該比 Sky 更能令專業跑手發揮所長。
Asics 早前在法國就舉行了場 (BE)AT Your Personal Best賽事,所有跑手穿上 Metaspeed Sky 作賽,有不少跑手PB。由於大多專業跑手都是前掌落地跑法,亦習慣高足跟差跑鞋,估計Metaspeed Edge 應該比 Sky 更能令專業跑手發揮所長。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