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

跑步與人:Jun Sat

1. 跑步年資?為什麼開始跑步?

中學時被老師拉入伙,成為校內長跑後備隊員,此後放下跑步多年。10年前的身體年檢,發現開始有都市人的偏高指數,因此決定送一份禮物給自己,報一個三項鐵人賽,希望2個月內訓練自己完成比賽。開始了跑步的習慣。 

2. 最喜歡的一對跑鞋。

Nike MayFly – 一對非常輕巧的比賽用跑鞋,可惜現已停產。

3. 選擇跑鞋的第一個條件是甚麼?

首先要知道自己在訓練什麼 慢跑回復?間歇跑 ? 節奏跑?LSD 選擇能平衡不同需要的跑鞋 包括舒適,不令自己受傷,提升表現等。

4. 現你身為品牌賽事Pacer,你覺得成為Pacer要具體哪些條件?及對你的跑步有甚麼影響?

Pacer 讓我看到更多不同的風景,經歷更精彩,例如能在比賽中為跑手領航,日常訓練也多了一班伙伴。成為 pacer,最重要是你不能只以自己的個人最佳時間為目標。事實上,成就他人的滿足也不下於前者。我會比喻為一些運動員退役後成為教練,以另一種身份及角度投身在運動中。

5. 有沒有喜歡的日常跑步路線?

天星碼頭 > 九龍城碼頭 ( 路況平坦寬闊,可欣賞維港,行人路不用分心兼顧車輛);也是我放工跑步回家的路線,時間車費都慳好多。 

6. 喜歡一個人跑還是一班人跑步?為什麼?

一個人跑的me time 是日常必須的,但在強度較高的課表,一班人同跑能令你更易捱過!

7. 有遇到過跑步低潮/傷患嗎?怎樣克服過來?

曾經歷傷患,令自己有半年跑不動的日子 。總結是 預防比醫治更有效,注意訓練要循序漸進,有足夠休息、拉筋。一旦真的不幸受傷,及早求醫非常重要,會心癢想快些再跑,但忍腳休息更難,這些大概都是跑手常遇的情況。

8. 你認為香港是適合跑步的城市嗎?為什麼?

交通方便,路線選擇多元及相對安全;運動場基本設備良好。這些條件都令香港成為適合跑步的地方。
當然在香港跑步,跑手要面對的挑戰也有不少,如濕度高的天氣、變幻的運動場開放條件及團聚限制等。

9. 喜歡什麼時段跑步(晏跑/晚跑)?為什麼?

夏天當然是日出前或黃昏後比較合適(避開炎熱的時間),秋冬則大部分時間也合適。畢竟天冷時你可以選擇添衣,天熱時脫衣仍然很熱。

10. 現時跑步目標是什麼?

不論10公里至100公里,都希望可以挑戰十年前的自己。馬拉松則以BQ 為目標。

11. 可用一句說話總結跑步對你的意義嗎?

欣賞起跑的理由,珍惜走過的每步。

12. 有什麼社交媒體可以找到你?

FB/Strava:  Jun Sat    

IG:  junjun.sa

Related Posts